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
异位发酵床也叫舍外发酵床、离舍发酵床、场外发酵床等,从年助农推广发酵床开始,目前此项技术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确实为一些养殖场解决了环保问题。
上图为广西助农推广的标准的异位发酵床模式,四周不能敞开,一定要形成一个四周可以封闭的温室大棚,提高温度与蒸发能力。
但出现的问题很多,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床”问题,使用几个月就出现了不发热、发热温度低、甚至无法使用,但我们给客户建设的异位发酵床极少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如下:
1.垫料太薄:标准的垫料厚度要求1.2-1.5米,这样就有一个较大的底部储温区,这样持续高温才是基础。但现在很多异位发酵床垫料厚度才0.6-0.9。
2.翻耙深度太浅:标准的翻耙深度是0.6-0.9,这样的翻耙深度能够将表层的粪尿与高温区域的垫料混合,从而达到快速发酵持续高温,并且将热气水分散发出来。
3.菌种不专业:专业的发酵床菌种至少要达到10种以上,一些非专业的菌种胡乱地配几个在其中,甚至可笑地说其中有光合细菌(根本不需要也活不了)等。其实让发酵床产生高温的核心菌种是热带假丝酵母、放线菌等。可是我们市场上的大部分所谓的“菌种”其实都极少有这些菌种,特别是液体的菌种;另外发酵床臭味和氨气,如果是翻耙的时候产生较重的臭味和氨气,那一定是菌种不行,说明菌种中没有硝化细菌、侧式芽孢杆菌等;而如果腐熟发酵不彻底或者速度慢,一定是没有加入米曲霉、黑曲霉、假丝褐霉菌等。异位发酵床看起来简单,但需要的处理菌群是非常复杂的,一些人往往拿所谓“EM菌”、将芽孢杆菌与普通酵母菌混合就所谓的是发酵床菌种了,很快就发现了不持续产热、氨气与臭味不能消除等问题。鉴别菌种是否专业的简单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菌种配制,然后看看能不能持续高温,翻耙时氨气臭味是不是极少。
有的人说,我的异味发酵床在开始使用时是可以的,但几个月后就越来越不行了,是什么原因?
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原因,开始为什么感觉可以?是因为开始垫料是干的,能够吸附大量的水份,且干湿度也比较好,都能够产热,但很快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是:垫料提高到1.2-1.5米厚度;翻耙深度提高到06-0.9米,使用专业的菌种(快速变成有机肥推荐使用“高热腐熟菌”,让垫料使用时间更长推荐使用“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市场售价都是60元/包左右,1包使用20立方,3个月左右补充1次)。
另外,异位发酵床不适合冲水量较大、动物喝水漏水严重的养殖场使用,这种养殖场推荐使用一体化粪污有机肥处理技术。异位发酵床只适合自动刮粪等模式使用。
蒋爱国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