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系列的成功之处,是让你永远期待它的下一部故事会怎么讲。
作为B级电影中的瑰宝,科幻惊悚片中的超级大IP,异形系列不仅引来《异种》、《宇宙怪婴》等一大批山寨效仿者,也启发了后来包括《七龙珠》、《魂斗罗》等诸多经典动漫,这样深远的效应至今无出其右。
而更伟大的是,即使38年过去,这一作品自身还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最近上映的《异形:契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截至目前,该片在猫眼上的专业评分达到了8分,远超同期《新木乃伊》的4.5分,也超过了《神奇女侠》的6.7分,不少专业影评人甚至给出了9分的高分。大家一致认为,《异形:契约》深化了整个异形系列的世界观,并完美诠释了电影作为一种团队合作艺术的定义及其可下延的深度。
看过影片的异形粉们也意犹未尽地表示,《异形:契约》虽然回答了《普罗米修斯》留下的不少问题,但在影片结束又再度留下了新的悬念,比如整个飞船上的人将何去何从?这实在令人欲罢不能。好在导演雷德利·斯科特透露,第三部前传的剧本也在创作中,大家算有盼头了。
从《异形》到《普罗米修斯》再到《异形:契约》,随着探索的深入,雷导不再想呈现一个单纯的“打怪”片,而是想真正带领人们去思索人类与造物主,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当中也包括对“创造”的质疑。
正如雷导自己所说:“宇宙中的高级生物不可能只有人类,而所有的幻想作品都要有逻辑在里面,否则就是垃圾。”
在人工智能开始崛起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相信,异形系列所呈现的因果关系绝非荒诞不经的。
造物主造就了人类,人类造就了人工智能。造物主是人类的神,人类是人工智能生化人的神,生化人则是异形的神;最后人工智能毁灭了造物主文明,并利用人类打算造出一个新的异形世界,而异形也即将毁掉人类文明……这便是因果循环。
这一循环其实是异形系列真正恐怖的地方——人类的无力,令人细思恐极。事实上,内地上映版本虽删减了一些惊悚镜头,减少了一些视觉上的直观刺激,但还是完整保留了导演对于这一因果的思索和表达,让观众得以把思考带到影院之外,反复回味。
冲这一点,异形就值得满分。
而大卫的那句“serveinheavenorreigninhell”(天堂为奴还是地狱作主),本是失乐园里撒旦的话。这句话昭示了仿生人意识的真正觉醒,他对统治的渴望,对自己的创造者的蔑视,使得一切变得顺理成章。
更有说服力的是法鲨对生化人的演绎,奉献了整容般的演技。法鲨自己也说,能重演大卫这个角色令他很高兴,在《普罗米修斯》中,他就“玩”得很开心。这次,导演一直在给他足够的空间对角色进行尝试,他甚至想过用南非英语来讲大卫在剧中的台词。在演绎沃尔特的时候,为了表现其逻辑的强大和情感的淡漠,法鲨的表演十分收敛。而到了大卫,法鲨则表示,因为其程序中有人类特性,所以他会在大卫身上表现出人类特有的骄傲与虚荣,但同时,《异形:契约》里的大卫已经十年没有检修和保养过了,这一点他也要通过演技去表现出来。
生化人该不该有灵魂,它可以多大限度的具备情感,作为前传,《异形:契约》给它的篇幅超过了异形本身。雷导说,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构建出生化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距离情感只有一步之遥,具备情感的生化人是十分危险的。
值得一提的是,《异形:契约》虽然在内涵上有较大提升,但并未为此牺牲视觉和特效,而且突破了从前密闭恐惧的空间局限性。这部电影里,导演甚至有力量在恢宏的场景里仍让人感受到窘迫和绝望,营造出更“高级”的恐惧,不得不说是大师级的手笔。
从各个角度来说,《异形:契约》都算得上这个系列的佳作,而异形的口碑从来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不管你是不是惊悚片爱好者,都非常值得起去影院体验一回。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