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早搏是心脏病吗?早搏就是心脏打破节律,提前跳了一次。早跳一次后,心脏一般就会多休息一会儿,比正常情况下休息的长,出现一段间歇。因此,早搏也叫间歇。早搏时,人的感觉就是心慌。有些人觉得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的人觉得心脏停跳了一次,还有的好像坐电梯的落空感等。
心脏病人可出现早搏,但出现早搏并不等于有心脏病。
健康人,或心脏没有问题的人也会发生早搏,这种早搏多与精神紧张和疲劳有关,吸烟、喝咖啡、饮酒和茶也可诱发。很多人的早搏与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恐惧和抑郁等。
早搏严重吗?多数早搏都是良性的,不会发生严重后果。
不同患者由于病情的差异,发生心脏早搏后果也有区别,早搏的性质、是否频发、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常常用于评价其危险程度。评定一:心脏早搏后果的严重与否,和早搏的种类、发作频率、是否伴发基础性病变都存在关联,需要通过全面检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每分钟早搏出现超过6次即为频发,可能影响正常血供,伴发器质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病变则往往较为危险。评定二:心脏早搏的危险程度与症状明显与否并不直接相关,即使患者未出现心慌、胸闷、头昏、恶心等症状,也不可掉以轻心。发现心脏早搏,完善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查找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评定三:通常而言,生理性心脏早搏如果偶然发作的,一般不会引起很大的危险,可以定期复查,无需特殊处理。然而,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脏早搏可能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增加心肌缺血、心衰的发生风险!评定四:如果相关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多没有大碍,存在心脏早搏者无需太过担忧,注意消除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少早搏的出现。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戒除烟酒。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评定五:不同患者由于病情的差异,发生心脏早搏后果也有区别,早搏的性质、是否频发、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常常用于评价其危险程度。生理性偶发早搏一般没有太大问题,注意心理调节,避免诱因。早搏怎么治疗?1、找出诱因
应该尽快的找出早搏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
近年研究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
3、放松心情
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
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
4、偶发性早搏一般无需治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5、遵医嘱用药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
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6、良性早搏无需治疗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7、不吸烟、不喝酒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资料来源于孙宝贵医生、网络等。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