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高血压判定和如何选用药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
高血压的科普知识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由于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所以,也就有动脉管和静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正常的血压值<mmHg/80mmHg(为收缩压,80为舒张压)。
收缩压(高压)是当心脏收缩时,从心室摄入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这时血压最大;
舒张压(低压)是心脏舒张末期,血液暂时停止摄入动脉,而已流入动脉的血液靠血管壁的弹力和张力作用,继续流动,对血管壁仍有压力,这时的血压称作舒张压。
血压降低:凡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低血压。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压塞等。低血压也可有体质的原因,患者自诉一贯血压偏低,患者口唇黏膜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地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测量血压前应让患者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且30分钟前禁止吸烟、饮用茶和咖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
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食盐、多食绿叶蔬果和脱脂牛奶、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成人收缩压≥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单纯收缩压增高主要见于老年患者,而单纯舒张压增高常见于中青年患者。
血压较高的数值称为收缩压,是心脏给血管的最大压力,低的数值为舒张压,是心跳间隙血管间(动脉)的压力。心血管的健康不仅要看两血压值的高低,也要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异。比如,收缩压,舒张压80,那二者的差异就是40。这一差异称为脉压。
过高的脉压是心脏病的一个征兆,尤其是当脉压超过60毫米汞柱时。对老人家尤是如此。引起高脉压最主要的原因是血管的硬化,特别是主动脉的硬化,这通常是由于高血压或血脂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的缘故。过高的脉压还有可能是因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造成的,二者都可以通过血检判断。
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指人体在标准状态下测量的收缩压<mmHg,但是舒张压≥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在中青年的发生率较高,好发年龄为35~49岁。近年来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同样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青年单纯舒张压高血压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同样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因此,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治疗。但是,如舒张压小于95毫米汞柱,可以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例如,一个病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舒张压在95mmHg左右,体重减轻5千克以上,舒张压可降到正常范围。减重对舒张压下降幅度比收缩压更明显。其他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也能有效地降压。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血压仍不能降到低于/85mmHg,则应服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降压防止心、脑、肾并发症的成效远远大于降压药可能带来的轻微的不良反应。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危害更严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人体在标准状态下测量的收缩压≥mmHg,但是舒张压<90mmHg。单纯收缩压增高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观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的单纯收缩压增高,更难控制,更易发生中风和冠脉急性事件。一个人单纯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说明大动脉弹性低,动脉已经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比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高血压患者还要严重。发现收缩压高,就要考虑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3.哪些药物对于舒张压增高效果好?哪些药物对于收缩压增高效果好?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5大类,即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严格的讲,没有专门用于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降压药物。在现有的随机化临床试验中,也无充分证据支持某种药物在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然而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仅表现为舒张压增高或收缩压增高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药物?
●无论舒张压和(或)收缩压增高,利尿剂、CCB、ACEI、ARB均可考虑选用。一般不建议将BB(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对于以舒张压增高更为常见的年轻高血压患者,ACEI或ARB或可优先考虑选用;若年轻高血压患者不能耐受ACEI或ARB、或伴有交感张力增高(心率快)表现者,可考虑选用BB。但需注意其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对于收缩压增高更为常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舒张压60mmHg,收缩压mmHg可不用药;如收缩压-mmHg,谨慎小剂量用药;如收缩压≥l80mmHg,则小剂量用药,此时可选择小剂量利尿剂、CCB、ACEI或ARB,未推荐使用BB。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收缩压增高还是舒张压增高,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均是必不可少的。若整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睡眠不足、不肯运动,什么药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到:对于舒张压60mmHg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若收缩压mmHg可不用药;如收缩压-mmHg,谨慎小剂量用药;如收缩压≥l80mmHg,则小剂量用药,此时可选择小剂量利尿剂、CCB、ACEI或ARB,未推荐使用BB。
舒张压高和收缩压高哪一个危害性大?
血压形成取决于5个因素:大血管弹性、心脏收缩、血液本身、血液的粘稠度、外部阻力。心脏收缩形成收缩压,大动脉回缩形成舒张压。一个人单纯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说明大动脉弹性低,动脉已经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比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高血压患者还要厉害。收缩压高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发现收缩压高,就要考虑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成人正常的舒张压为90mmHg(12kpa),血压的单位为千帕,1千帕=mmH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舒张压≥95mmHg(12.6kPa)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介于二者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不少青中年人,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活动偏少;测血压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有时脉压差很近,如:/毫米汞柱,病人主观感觉头晕、胸闷不适。这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所致。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仍不容忽视,因为随着病程延长,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老化,预后就较差。因此在早期进行治疗,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先在早期进行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低压高,在临床上是个难题。高血压患者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高压升高,大部分人能够降下来,一旦低压升高,服药很难降下来。因此及时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影响低压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两个:
1.心跳频率改变时对低压有较大影响。心率增快,舒张期偏短,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小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较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动脉中存流的血量增多,导致低压高。
2.动脉管壁的弹性对低压也有影响。老年时,血管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平滑肌与弹性纤维,再加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少,使回心血量减少,在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动脉中血量增多,低压就会升高。
收缩压就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收缩压≥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mmHg称为理想血压,收缩压≤mmHg称为正常血压,介于和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血压的单位为千帕,1千帕=0.mmHg。
收缩压在临床上意义很大,有一种高血压称为收缩压偏高症,就是指舒张压正常,而收缩压增高,在高血压各种类型中,收缩压增高最常见,而且更难控制。临床观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的单纯收缩压增高,更易发生中风和冠脉急性事件.因此在临床上医生会更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