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现状及感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万人左右。

调查显示,这万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

不久前,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主办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同时,超过45%的网友表明患了抑郁症时“不会去看医生”;超过36%的人选择去“医院,由全科医师诊断”,只有不到18%的人医院就诊。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大众对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认识远远低于精神症状。数据表明,56.32%的人在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等负面情绪时会觉得自己患了抑郁症,但是73.65%的人在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具体的躯体症状时不会联想到自己患上抑郁症。

患上抑郁症,患者不自知,医生也难识别。专家表示,目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医院的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高,导致患者经常被漏诊。

抑郁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抑郁症慢性化,或者发展成为较难治性病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残疾,甚至自杀。

抑郁症原因剖析

专家认为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这也是常见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增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基因、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女性在某些特殊的年龄段及生理时期,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如: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比如:全职妈妈已经成为抑郁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孩子远远比上班还辛苦,很多时候对于家庭的付出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全职妈妈总是伸手问老公要钱,总没有花自己的心里舒坦,但是自己想教育好孩子,担心父母或者公婆带孩子不太合适或者不给带等多种因素,所以妈妈感觉很辛苦。老公也觉得委屈,家庭的重担在自己一个人上,感觉气喘嘘嘘,房贷、车贷、奶粉钱都是现实的压力。双方之间缺少沟通,不太理解,很容易造成一方抑郁。

抑郁症患者可能感觉心情郁闷痛苦,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焦虑或坐立不安。此外,还经常伴随躯体不适,如胸闷、憋气、浑身疼痛、失眠、多汗等。顾秀玲说,躯体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显著特征,很多早期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包括睡眠障碍、疲乏、喉头及胸部缩窄感、便秘、体重减轻、头痛、颈背部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抑郁症还与其他一些疾病有关,5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两年后会伴发抑郁症状,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和能力减低;4成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会伴随抑郁症状,抑郁症反过来又可诱发心肌梗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将近一半的肿瘤患者也伴有抑郁情绪,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食欲和睡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开展治疗措施。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治疗主要是减轻和消除症状,最终目标是恢复社会功能。抑郁症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对于抑郁患者必须双管齐下,才能立竿见影。)

对于抑郁症,也应防患于未然。由于慢性疾病容易合并抑郁症,因此,要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冠心病、癌症、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减少抑郁症。(疾病带来的抑郁状态,与这个疾病有关系,这叫所谓的“身心疾病”也就是躯体疾病引起的症状。另外服用抗抑郁药物,不要去喝酒、)

专家们认为,帮助患者远离抑郁,亟须加强对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培养。据了解,目前在中国,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仅有2万余名,心理治疗师的水平参差不起,需要进一步提高。面对日益增多的抑郁症患者,医院将成为抑郁症患者诊疗的主战场。

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深入了解,改善其对抑郁障碍的识别、处理水平是未来抑郁障碍治疗领域的关键所在。面对数千万抑郁症患者,需要社区医师医院医师全面介入。应通过教育培训,让社区医生、医院医生以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包括护士、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师、传统医学执业者等,更有效地识别和处理抑郁障碍。

我国应尽快和国外的治疗模式接轨,建立转诊机制,遇到病情严重或难治病例时,应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治疗,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给出明确诊断与建议后,再让社区医生和私人医生进行治疗。

个人杂谈,接上文。

对于严重抑郁症,尽量不要去让患者去心理咨询,毕竟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感知力缺失,对于自身感觉缺乏,更危险的是严重抑郁患者,有可能自杀。所以,对于没有服用药物的严重抑郁症,尽量不要去心理咨询,必须服用药物平稳之后,再去找心理咨询。

在医院,医院的心理治疗师更多的情况下,把住院的抑郁者看着病人。而在社会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对于服用药物的抑郁者是他的来访者。医院的心理治疗师更有可能从医学层面考虑多,而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更可能从社会心理因素考虑。

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咨询抑郁症经验,把抑郁者当成来访者,更有利于抑郁者康复。真正意义上的用心理学去咨询一个服用药物的抑郁症,你会看到他的变化。

这或许与心理期待有关系。去心理机构咨询的抑郁者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来访者,医院期间咨询地来访者会觉得自己是病人。病人和来访者去有区分的?

病人更是从生物层面看待,主要需要药物治疗;而来访者更多可能是咨询而已。所以有部分来访者住院期间效果不错,用药物将症状控制的很好呢,但是停药之后,又再次复发。这个与没有接受系统的治疗有关系。重度抑郁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缺一不可,中度抑郁症心理咨询地效果更显著。

你可能喜欢:

情绪感冒——抑郁症

3分钟快速了解自己是否有抑郁

没有抑郁不足以谈人生

抑郁症、酗酒、吸烟、爱赌博的人群有救了?

抑郁不是以为的那样(抑郁随笔)

抑郁就是冬日里的雾霾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自白

渡心+房医生

生命流淌喜悦的绽放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zz/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