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电击耐受的房颤患者,尼

文献来源:HayashiM,etal.EnhancingelectricalcardioversionandpreventingimmediatereinitiationofhemodynamicallydeleteriousatrialfibrillationwithclassIIIdrugpretreatment.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6(7):-7.

知识背景

1.认识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指心房水平存在众多异位病灶(折返点),使心房以较快频率搏动,无法维持有效的心房收缩期。房颤的一般发展过程如下:偶发房早→频发房早→短阵房速→房扑→阵发房颤→持续房颤。

2.房颤的特点:发生房颤时,房室结依然可以阻挡部分信号,其结果是心房跳动后,有时会将信号传递给心室,有时则不能,最终引起心室跳动不齐,也就是节律不齐。由于心室跳动可通过脉搏体现,因此,房颤患者的脉搏也是不规律的。

3.房颤的危害:房颤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1)心衰:房颤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舒张功能降低;2)卒中:房颤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栓塞,血液不停的冲击使得剥落的血栓随血管全身流动,当到达脑血管时便形成脑血栓,最终引发卒中;3)缺血:若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症状,房颤会加重心肌缺血;4)猝死: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引发的猝死率要高于正常人的5-6倍。

4.房颤的病因和诱因:引起房颤的病因众多且复杂,有些找不到明显的病因,这种称为“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另一些则由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病变或主动脉瓣病变等引起。大量饮酒、吸烟、情绪激动属于房颤的诱因。此外,行心外科手术如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术等也较容易诱发房颤发生。

研究方案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例新诊断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SBP90mmHg)且电复律无效的AF患者(其中11例患者电复律无效,13例患者电复律后快速复发)。

具体实施方案为:

从例因心血管疾病进入ICU病房的患者中,筛选出24例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其中21例患者同时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电复律无效后给予尼非卡兰(NIF,0.25±0.04mg/kg)治疗,对于使用药物未能终止AF的患者,再次尝试电复律,并分析NIF对电复律的影响。

研究结果

1.对于电击耐受以及复发的AF患者,尼非卡兰可显著提高转复率

11例电击无效的AF患者在给予NIF治疗后,2例患者直接转复,6例患者在再次给予电击后成功转复,转复成功率达到73%;此外,13例电复律后5min内复发的患者,在给予NIF治疗后,4例患者直接转复,6例患者在再次给予电击后成功转复,转复成功率达77%。

2.尼非卡兰有效降低AF的复发率

对18例成功转复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12例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NIF的防止复发有效率达到67%。剩下6例患者在转复后的7天左右复发AF。

3.尼非卡兰有效改善AF患者的心律和收缩压

对比观察给予尼非卡兰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eartRate,HR)和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的变化发现,对于绝大部分起效的患者,给药并给予直流电复律后HR和SBP均恢复到了正常范围。HR从VF时的±18beats/min降低到了95±14beats/min;SBP则从80±8mmHg提高到±9mmHg。

(实心圆点代表给予治疗后成功转复的患者的HR和SBP变化,空心圆圈代表给予治疗后没有转复的患者的HR和SBP变化)

结果讨论

1.从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可总结出:尼非卡兰能显著提高电击耐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AF患者的转复率,并有效防止患者AF的复发。此外,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尼非卡兰均能够实现有效终止房颤,并改善患者的心衰体征;

2.作为一种单纯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尼非卡兰主要阻断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其低浓度(3μM)时仅阻滞IKr,较高浓度(10μM)时可阻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i)。与胺碘酮等多通道抑制剂不同,尼非卡兰作用机制的单纯性使得其没有较多的副作用如负性肌力、对血压产生影响等,也没有较多的应用禁忌症,显示出了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3.包括本研究在内的多数研究表明,对电复律无效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和室性),尼非卡兰均能够显著提高转复效果。虽然其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多项研究指出,这与尼非卡兰降低除颤阈值有关。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zz/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