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美女同事告诉小编在检查时被发现了“早搏”!可吓坏了这位同事了。这早搏到底要不要紧呢?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心脏很厉害的跳一下或者有些病友讲心脏突然一下“发空”的感觉,有时候还伴有心慌、心悸、胸痛等症状,这可能就是心脏早搏,也就是老百姓讲的“漏跳”或者“偷停”。
早搏是一种比较高发的心律失常,少则偶然出现或者在劳累、紧张、喝浓茶咖啡后出现,多者24小时可以达到数万次,如果无限次监测,多数人都能“抓到”早搏。早搏可以没有症状,体检偶然发现,也可以伴有严重心悸、胸闷等不适。
室性早搏最常见于正常人,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早搏还可进一步诱发心动过速的发作,有的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心脏早搏千万不能忽视,医院就诊。那么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有早搏呢?
★从症状判断早搏
通常人的心跳就像音乐节拍一样匀速规律,即便心跳速率(心率)有快有慢,每次心跳的间隔也大致相同。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心跳的规律发生了变化,有时心跳提前发生了,就像抢拍子一样,这种提前出现的心跳,在医学上就叫做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早搏的常见症状有:感觉心脏突然偷停了或者空了一下,有的时候会感觉“咯噔”或疼一下。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气短,甚至是没有力气的症状。
摸脉搏、听心律、识早搏
脉搏是心脏收缩和射血冲击动脉血管导致的波动感,有一次心脏收缩,就会产生一次脉搏,脉率是心脏收缩冲击血管的次数统计,正常情况下节奏匀齐,节律规整。
当您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可以马上摸摸自己的脉搏,如果摸脉搏的时候,感觉不整齐、漏跳或者提前跳了,那就是有早搏的现象。
如果习惯用听诊器,可以听心脏跳动的节奏,比摸脉搏更加容易判断早搏或者其他心律失常。
心绞痛时伴早搏,可能是严重心律失常的先兆
早搏很常见,危害也是有轻有重。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早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发生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基础上,病人心绞痛时伴有早搏(室性早搏),意味着这个病人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的风险。
此外,有些早搏(房性早搏)还可能发展为房颤,大部分病人房颤之前可能会有房性早搏,您在摸脉搏时会发现,脉搏的次数小于心跳的次数。
近一半年轻人有早搏
早搏,是心跳“抢拍子”样地不规律跳动。临床观察发现,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可见早搏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多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不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功能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器质性早搏。
生理性早搏生理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时。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身也会引起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与忧虑有关。
病理性早搏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亢性心脏病等。
早搏一般不必治疗
发现早搏者,可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
频发性早搏要警惕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甚至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危险,应注意治疗。
Q早搏一般怎么治?
A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美托洛尔、异搏定、慢心律、乙胺碘呋酮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而且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用药的规律和剂量都不尽相同,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忍耐,影响生活质量了或者产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了,这种情况下可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心脏早搏饮食
丹参芪归炖羊肉
食材:丹参、黄芪、当归、生姜、羊肉适量。
做法:将丹参、黄芪、当归、生姜、羊肉.水适量,一起煮熟,吃肉喝汤,每天早晚空腹服用。
功效:丹参活血祛瘀、凉血除烦、安神定志、排脓止疼;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羊肉补虚劳、益气力。
人参当归炖猪心
食材:猪心、生晒参、当归适量。
做法:猪心,剖开洗干净,加生晒参,当归,加水适量,一起炖熟。食盐调味,喝汤食猪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