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人类创造的艺术,是给人看的。
但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有的电影,它的主角不一定是人。
这类非人电影,在市场上还颇有号召力,比一些当红明星有吸引力多了。
能举的例也是多不胜数:丧尸、哥斯拉、金刚、木乃伊、水怪……
而在非人类中,恐怖程度排名第一的,我只服异形。
超敏捷的身姿、锋利的内巢牙、坚韧的外骨骼、强酸性的血液、适应性强的基因、通过体液的导热方式……
仅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几近完美的生物,生命力强悍、攻击力凶残、浑身器官都是利器。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它的最新一部《异形:契约》以及整个「异形系列」。
Alien:Covenant
提到《异形:契约》,肯定有人联想到两个月前,此片在大陆公映时的删减风波。
其他地区分钟的时长到了咱们这只剩下分钟,少了足足六分钟。
有关异形正脸的所有镜头都被删光,几场重点戏全被切掉,丁点不剩。
浴室激情惊魂;
新生异形破背而出;
……
连个异形的正脸都没看到,想必许多人还是很郁闷的。
补全这六分钟的精华,这片的分数还能再高点。
……
除了没看到异形全貌,也有不少人反映:
这片的主体剧情对路人太不友好,对于「异形系列」没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难把握精髓所在的。
但也正是不刻意讨好观众,让《契约》从一众好莱坞流水线大片中脱颖而出
它要的绝非是单纯意义上的爽,而是哲学思辨,看完电影后的深入思考。
不媚俗大众倾向,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幻惊悚片。
看《契约》之前,必须做足功课,先回顾下「异形系列」的历史。
异形是影史上最出名的怪物形象,《异形》也是最优秀的科幻惊悚片系列。
而一切的成功都源自于两个人——导演斯科特和艺术家吉格。
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瑞典画家H.R.吉格一手创造出了这个生物。
吉格是个崇尚黑暗美学的艺术家,异形就是将他的黑暗怪异同机械时代审美诞生的产物。
异形原画
原型设计完毕之后,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将其作为主角,制作了一部电影,并取名为《异形》。
年,这是异形在大银幕上的第一次亮相。
《异形》
结果大获成功,口碑优异,还取得了十倍于投资的票房成绩。
第一部如此佳绩,按照惯例,第二、三、四、五部也被提上了日程。
依照惯性,之后的续集也应该水准逐步下滑、慢慢失去新意。
《异形》牛掰之处就显现出来了,每一部不说都成功,但风格和主题都完全不同,让人印象深刻。
原因是每一部《异形》都请来了一个大师级导演:
《异形1》雷德利·斯科特,开创了太空幽闭惊悚片范式,并蕴含了女性主义、生殖崇拜等多种思考。
《异形1》幼年异形体神似女性某器官
《异形2》詹姆斯·卡梅隆,卡神的风范,自然是标志式的好莱坞大片,节奏紧张,爽点不断。
《异形2》卡梅隆设置了大BOSS,异形皇后
《异形3》大卫·芬奇,芬奇是个热衷于精神分析和探究人性的家伙,落他手里,异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足的人性。
《异形3》女主角没死于异形之口,反而被人逼死了
《异形4》让·皮埃尔·热内(《天使爱美丽》导演),这位法国大导,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浪漫,
小异形对女主角产生了母亲一样的感情,维护她,用生命保护她,让人动容。
《异形4》女主角吻了混杂了她基因的小异形,重口又温馨
同一题材,四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可见《异形》是独一无二的。
之后卡梅隆和斯科特都曾表示过,有再拍《异形》的打算。
可对电影公司来说,赚钱永远第一,福克斯决定开发《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将两种怪物放到一起,自相残杀,以求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但一加一并一定不大于等于二,还可能小于一。
混乱的宇宙观,食之无味的故事,让《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很快完蛋。
福克斯只能重新找回两位大导,可惜卡梅隆此时已经沉迷《阿凡达》了。
还好雷德利·斯科特同意了,他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案。
四部《异形》已经告诉了大家有多恐怖、有多强悍、有多吓人…
不过有个问题始终没解决——异形到底是什么?从哪来?为何而来?
于是,“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诞生了。
《普罗米修斯》
而《异形:契约》正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同属前传系列。
所以要理解《契约》,必须建立在《普罗米修斯》的基础上。
《普罗米修斯》里,是异形与人类的第一次正式遭遇。
简单概括下剧情,一艘叫“普罗米修斯号”的飞船载着一堆人去一个名为“天堂”的星球上执行任务。
天堂星上,这伙人遇到了一些奇特的生物。
其中有一种,开始只是一团黑水,
后来能随着环境而改变生命形态,尤其是进入人体后,能把宿主很快吸干,迅速成形,破体而出,
之后更是见风就长,体型疯狂飙涨,直至最终拥有杀死全舱人的能力,
最后,几乎全部人都被杀光,天堂星成了墓地。
只有一个叫伊丽莎白·肖(劳米·拉佩斯饰)的女博士和一个叫大卫(迈克尔·法斯宾德饰)的生化人逃出生天,乘坐飞船去到了其他星球,从此了无音讯。
而《契约》的故事就发生《普罗米修斯》结尾的十年后。
一艘名叫“契约号”的飞船意外收到来自附近一星球的神秘讯号,于是舰长决定带上一队人去往地面,查看情况。
没想刚着陆不久,就遇到了一些神秘生物的袭击,它们嗜血狂暴。
当场就有几名船员惨死,其余人差点走投无路。
幸好此时,消失十年之久的生化人大卫出现了,但伊丽莎白·肖博士不见了,大卫还为残存者提供了避难所。
看似人畜无害,但大卫真的就和同他造型姿容一样的沃尔特(迈克尔·法斯宾德饰)纯良吗?
不得不说,虽然相差三十多年,但《契约》的气质和《异形1》是很相似的。
异形作为主角出场却不多,每次都是酝酿了好长时间的氛围,突然一下子爆发。
一个沾之即死的怪物再加上总是在阴暗处出现,就像一个潜伏着的杀手,总是不经意给人一击,这就是《异形》所营造的恐怖感,气氛与血腥齐飞,未知与害怕共存。
但这还不是异形最恐怖的地方,恐怖的源头在于人类自身。
六部异形中,都提到了一个公司——韦兰德企业。
这家公司始于年,由彼得·韦兰德(前传中由盖·皮尔斯饰)创立。
韦兰德是一家巨型跨国科技公司,经营的业务包括能源、基因工程、仿生学、太空殖民、宇宙探索……
彼得·韦兰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也敌不过时间,再多的手术,都阻止不了他的衰老。
但皮肤上的褶皱改变不了韦兰德的野心,公司的标志,也透露着他的野望。
这个标志最早起源于波斯神话中的光明之神AhuraMazda,暗示着人类想成神的渴望。
手握大把资源,他的造神计划开始了。
首先,壮年时,他创造了生化人大卫,并赋予了大卫极强的学习能力,任何东西都能掌握。
但有一样能力大卫作为生化人无法具备,那就是创造力。
换句话说,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把任何事都做得很好,但是它无法谱写出美妙的乐章、勾勒出直击人心的画作、雕刻出有灵魂的雕塑……
大卫诞生的房间里,摆着的名画、雕塑、斯坦威钢琴就是人类创造力的最高结晶。
创造力,是成为造物主的关键,这个观念是韦兰德一早灌输给大卫的。
另一方面,他对大卫的设定是,比人类更完美,也更高傲。
一个更强者去服侍更弱者,大卫的逆反心产生了,这是韦兰德种下的种子。
之后,他派遣大卫和普罗米修斯号共同去寻找人类起源。
果不其然,一种和人类相似,但更高大、更健壮的物种找到了。
经过证实,这些外星人的确是造物主。
但是造物主就完美吗?答案显然是不。
造物主制造的黑水,把自己给弄死了。
造物主的死让大卫明白了一件事,“神”从来不是恒定的,登天之路从未断绝。
《契约》中,他明显在攀爬着通天塔,寻求成为下一个神明。
他的造物就是异形,之前《普罗米修斯》里出现的只是初级形态,
经过不断实验,他用昆虫、用人类、用人的造物主的基因样本加入异形。
于是,真正的异形终于成行。
?—造物主—人类—生化人—异形—?,一个物种的兴起必然伴随着另一个物种的消亡,这就是进化的血淋淋之处。
这也是影片最恐怖之处,异形其实还是人类的延伸,害怕异形,就是害怕自身那强大到不可控的人欲。
从这个方面来看,《异形:契约》的恐惧感是深入内心的。
更让人感慨的是本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到今年11月30号,他就80岁了。
从影的半个世纪中,他拍过无数好片:《异形》、《银翼杀手》、《角斗士》、《天国王朝》、《末路狂花》、《黑鹰坠落》…
也见证着无数老朋友、同行业者逝去:
年8月,他的表弟,也是著名导演的托尼·斯科特自杀身亡。
年5月,异形的设计者,他的好朋友H.R.吉格也去世了……
可是老爷子从未改变他爱电影的心,一直活跃在片场第一线。
正是这种斗士精神,让他在耄耋之年依然孜孜不倦地探讨人类未来、探究人工智能。
充满美感的影像、发自内心的恐惧、极具哲学思辨的主题…《异形:契约》绝对算得上今年真正的好片之一。
电影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