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分类

一、定义

室性早搏,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的心室的除极,也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过早收缩。

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收缩。

根据病情程度可以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R波落在T波上)。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普通心电图检出率较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较高。

二、室性早搏的分类方法

01

Lown分级法[1]

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分级方法。年,美国医生Lown和Wolf总结了室早和冠心病猝死的关系,通过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电监测资料,按照“危险性”对伴发的室早进行分级,进而推测出不同级别的室早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其分级的根据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发和/或复杂程度。室早级别越高,其危险因素越大。

一般认为,Ⅲ级以上的室性早搏危险程度较高,赵祥文等[2]将严重心律失常按照危险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三级:即致死性心律失常、严重警告性心律失常、警告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被列为警告性心律失常,Ⅳ、Ⅴ级均被列为严重警告性心律失常。

值得注意的是:Lown分级方案是源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Lown曾多次强调该方案只是适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患者。

目前认为Lown分级方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早的危险分层有实用价值;对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早的危险分层虽然有研究,但是尚缺乏共识;对正常人的室早没有预测价值。

02

Schamaroth分类法[3]

近年的资料表明,在Lown分级方法中,级别高的室早不一定为病理性的,其对猝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此外,Lown分级没有考虑到室早本身的形态特点。Schamaroth根据室早的QRS波群和ST-T波的形态特征,提出了病理性和单纯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鉴别要点,在某些方面弥补了Lown分级的不足。

03

计分分类法[4]

国内戴伟川等人比较了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例正常人室性早搏后认为,lown分级和Schamaroth分类法特异性很高(96.9%,98.5%),但敏感性低(16.8%,30.2%),综合这两种分类方法,并结合室性早搏起源位置[5]及早搏电压等因素提出了计分分类法,并且此种分类方法对病理性早搏特异性94.6%,敏感性84.5%,诊断准确性89.3%。

04

Myerburg分级法[6]

Myerburg根据室早频率与形态提出的危险度分级对于慢性心脏病患者较有效。在Myerburg分级法中,频率分级3级以上的室早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度显著升高。成对室早比单行或偶发的多形室早危险度高,且形态分级中D级以上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度高。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2级以下的室早为良性,对于急性心梗、心功能不全患者则可能为恶性,甚至能引起猝死。因此,将Myerburg分级法与基础心脏病严重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相结合,才能对慢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危险度进行正确评估,并用于指导临床。

05

Surawicz分级法

有奖活动:

传统医药——我与ta的故事(点击参与)

本周关键词:高血压

相关内容推荐:

全国高血压日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策略

高血压的危害与治疗,你知道多少?

(AHA心肺复苏及高血压指南更新,请长按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zl/1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