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前段时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大概是在3.3亿人,养护心血管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关键的一件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身体里的血管堵塞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
有相关研究显示自从人们在成年之后,血管的健康问题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变厚变硬,也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血管问题。
其实从青年到老年这段时间里,心血管会跨越不同的健康状态,主要会经历三个关键的年龄段,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三个关键的年龄段,学会养护心血管,才能够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01
心血管健康与3个年龄段相关,学会“护心”很重要,不要马虎
第一阶段:25岁-45岁
“护心”法则:生活方式很重要
有研究发现在这个阶段的人们都处于低风险,只有少数人具有着遗传风险或者是极端风险,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早期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肺功能丧失,心脏功能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阶段生活方式会决定着未来心血管的风险,很多不良习惯会容易使一些胆固醇和脂质物质堆积在血管壁上。
等到以后动脉粥样硬化快速发展的时候,血管壁上面沉积的脂质物质和垃圾越来越多,就像是包饺子一样,其中的馅儿越来越多,皮越来越薄,血管腔被挤压狭窄到70%时就会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
如果继续保持着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容易导致身体里的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还会容易导致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也会容易导致这样那样的心血管问题,影响身体和生命。
改善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不吸烟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每年全球大概有万人由于烟草使用或者是吸二手烟引发冠心病而失去生命,大约占全球冠心病死亡的1/5左右。
在戒烟之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会迅速降低,时间越长我们心血管的健康获益就越大,所以如果想要预防心血管问题,一定要及早戒烟。
2、不熬夜
熬夜会容易使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紊乱问题,也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速,进而会诱发室颤、室速,导致心源性猝死问题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由于熬夜而猝死的原因。
所以为了心血管健康的睡眠,最好是在每天晚上23点之前就入睡。
3、减少久坐
现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因为像那的一样的问题,没有时间去工作。
但是久坐这种行为会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时间一久就会容易导致心肌收缩乏力,使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找上门来。
我国有相关研究表明,成年人保持每周大于等于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者是每周大于等于75分钟的高度运动,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少“三高”饮食
长期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是心血管健康的杀手,建议饮食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
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的平衡,多吃奶类蔬果以及大豆,适当的吃禽蛋,鱼肉,瘦肉,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限制酒精和糖分经常的饮用茶水。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大家每天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如果方便的话,建议大家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的食物。
5、管理好体重
JACC当中有一项研究提醒了我们大家,体重随时间增加了多少,与整个青年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变化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管研究开始时BMI指数的高低如何,BMI增加的人,心脏代谢健康的水平,都会出现一个逐渐恶化的情况。
除了要控制好BMI以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建议女性的腰围不要超过80厘米,男性的腰围不要超过85厘米,这样才能够更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第二阶段:45岁-56岁
“护心”法则:定期体检,及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