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房颤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也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眩晕、运动耐力减退为主,并可能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此外,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
发生房颤的原因有哪些?
房颤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心房内的电基质异常以及肺静脉内的异位激动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创伤、急性疾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这些因素或疾病都有可能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有些患者无任何的心血管或明显的病因,却同样会发生房颤,临床上称之为孤立性房颤。
因此,房颤的发生原因很多,有无法干预的,如年龄,但大多数是可以早期控制,避免出现以及难以控制的,因此,做好预防,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才是关键。
房颤有六大信号
美国心律协会总结出六大房颤信号,可帮助大家早期识别房颤。一是胸口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二是脉搏强弱不等,有时感觉漏跳一拍;三是用力时感觉气短;四是易疲劳,运动量降低;五是出现胸闷(胸痛);六是发生昏厥或头晕的症状。患者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千万不要大意,预示房颤可能已经发生,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转自:解放军三七一心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