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行测试题,给怀疑自己有抑郁行为的

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zjdy/140803/4439801.html

医院,也很难被查出来,这就是抑郁症的可怕之处。而个人症状到了非常明显的时候,就已经很麻烦了。而当前抑郁症的是识别率低于20%,也就是说,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医院,也会被认为没有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通过老师找了一套抑郁症专业测试题,帮助你自行测试抑郁症,这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检查,有利于医生做出一定程度的正确判断。

又遇到失眠、焦虑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做出响应,不要放任病情发展,否则一旦到了严重阶段,但靠自己的能力就很难把控了的。

简单快速的测试,有利于我们能够迅速静下心来,并且思考自己是否有寻求进一步帮助的必要。记住,抑郁问题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因为有时候自己真的没办法靠自己解决问题!

测试的时候,请一定根据你现在最近几天的实际情况填写,如果今天没有,昨天出现的类似情况,也应该填入。(假设5天内超过3天有这个情况,大于60%,那就是常有;假设5天内有2天是这个情况,大概40%,那就是少有;如果5天理只有1天,那就是偶有;)

做每一项选择的时候,记得记下自己的分数,后面有对比总分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疑似抑郁症。

(专业版[医院用])

1.我跟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身心愉悦。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2.我感到浑身乏力、心绪紊乱、狂躁不安;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3.我很悲伤,想要嚎啕一场,释放自己。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4.我感觉:最近茶饭不思、心力憔悴。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5.我明确:不明原因导致睡不着。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6.当阳台的第一缕阳光昭告一天的开始,我感到无比畅快。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7.我感到自己正在日渐消瘦,并且伴随着一定的虚弱。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8.我上厕所的时间变得很长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9.我身上没什么疾病,却总是提不起劲,说不出的累。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10.我现在脉搏加速,导致可能都有点脸红。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11.我为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感到莫名的焦虑、彷徨,感觉喘不过气来/排除熬夜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12.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太差了。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13.我现在精神抖擞,一切良好。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14.我有一个阳光的生活期望。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15.我可以轻而易举做到很多事情。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16.我现在很难做到心平气和/相比过去

A.(1分)偶有

B.(2分)少有

C.(3分)常有

D.(4分)持续

17.我依旧拥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甚至为此狂热。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18.决定一件事对我来说太难了。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19.每天都美好的。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20.我感觉:80%的人都觉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A(4分)偶有

B(3分)少有

C(2分)常有

D(1分)持续

自评结果:

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

0.5以下者为无抑郁;

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

0.6-0.69为中至重度;

0.7以上为重度抑郁。

测试出来结果后,需要有老师协助评估,请勿擅自下结论!

测试题目只是一个心理探求过程,请勿以此为引导!

扫码加老师好友

让老师帮你分析测试结果

或者帮你对接专业医生咨询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普遍很大,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社会的运行规律,但是一定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美好是自己可以去创造的。

但是具体怎么创造,和谁创造,就跟我们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理一样,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客观了解抑郁症,才是我们正确的方式。

在这里,既不能盲目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

因为抑郁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抑郁症一旦严重,我们就可能无法自己控制,甚至无法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求助专业的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10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