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脑电图(VideoEEG)是继脑电Holter之后脑电图技术的又一突破性进展。视频脑电监护主要是为了进行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除了脑电波之外,患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脑电波之间的关系是医生诊断的主要依据。因此,患者的同步活动图像在长程脑监护上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视频脑电图的基础是常规脑电图,因此脑电图检测技术最低标准指南也适用于视频脑电图。但因视频脑电图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记录时间长、患者活动多、无人值守等。所以对录像脑电图检查提出以下特殊要求:
1环境
(1)温度:检查室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0~25℃之间。这样可使患者少穿衣服,少盖或不盖被子,便于观察记录患者发作时的动作表现。
(2)湿度:检查室湿度最好保持在70%以上。以免空气干燥,患者及周围其他人活动时产生静电,出现大量伪差。
(3)亮度:检查室应保持一定的亮度。尤其是夜晚睡眠时不可全黑,以便于记录下清晰的图像。
(4)时钟:检查室应挂一与脑电图机基本同步的时钟,便于患者或陪护记下患者临床发作时的时间。
(5)卫生间:应在检查室内或不远处,以方便患者,尽可能不中断或少中断记录。
2设备
(1)合格证:一定要选择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认可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合格证厂家的产品。
(2)导联数量:一般发作性疾病的监护目的,主要是观察有无发作性异常波的出现,而定位的要求不高。因此8导记录已基本满足临床需要。记录导联数量越多,需要的头皮电极也越多,记录时某一电极发生故障,甚至脱落的可能性越大。不易获得无伪差的记录。但用于癫痫术前定位的最好用16导记录。
(3)电极线:患者头部电极与输入电极盒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有3~5m,且能自行拔插。以便于患者小范围的日常活动,实现长时间,无人值守的监护。
(4)同步性:患者的活动录像与脑电图之间的同步回放是视频脑电图的生命线,二者的同步不能有1s的误差。尤其是连续记录20个小时之后。使用时必须检查其同步性,这对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5)回放:回放速度是设备性能最重要的一点,它决定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及诊断的质量。在人的视觉能够分辨而又不引起视觉疲劳的情况下,脑电波回放的速度越快越好。同时在快速回放的情况下,应能随时停下来慢速前进或后退,以便迅速找到异常波,并进行剪裁。还应具备从任一时间开始回放的功能。患者活动图像的连续快速回放意义不大。关键是患者临床床发作时或异常脑电波出现时的同步图像应能快速查找,同步正常回放。这一点用硬盘记录图像的设备较好,而用录像带记录的设备显太慢了。视频脑电图回放的时间较长,设备的显示器不要过大。同时亮度应调节得越暗越好,这样可减轻工作人员的视觉疲劳,保护视
力。
(6)抗干扰能力:视频脑电监护检查时患者所处的环境比起常规脑电图室来说一般比较差,患者的各种活动也比常规脑电图检查多得多,尤其是天气干燥时各种静电干扰特别大。因此对脑电放大器的抗干扰能力要求也比普通机器高的多,应选用具有独立放大器的机器。另外,检查时以使用双极导联为好,双极导联的抗干扰能力优于参考导联。
(7)原始资料的保存:为便于会诊和交流,患者原始数据最好保存在刻录的光盘上,采用不依赖于专用程序回放的VCD格式。录像脑电图监护患者的数据量很大,一般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保存全部原始资料的。仅保存数分钟异常或发作时的原始同步图像脑电图资料即可。
(8)后备电源:长程视频脑电图一般无人值守。为避免突然停电造成的数据丢失,最好配备长时间不间断电源(UPS)。一般配备W/4h的在线式UPS即可基本满足需要。
3电极
通常使用有孔盘状电极,以5%的火棉胶固定,内注导电膏。另一种使用无孔盘状电极,以导电膏黏接外加尼龙弹力帽固定的方法,对于配合的患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安装与拆卸都非常快捷,也不易发生皮肤过敏。电极放置前应用肥皂洗头,不要用含油脂的护发产品。为了尊重患者最好不要剪去电极位置的头发。电极位置采用国际10—20系统标准电极位置。
4记录
(1)导联:一般采用参考导联。但为了避免因参考电极脱落而造成的“全军履没”及患者活动,外界干扰造成的大量伪差,采用双极导联记录,在用于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记录过程中应嘱患者及陪护,患者若有临床发作,一定要依次记下患者发作的时间。以便回放时重点、快速查找发作时的资料。
(3)设备状态:采用标准工作状态:灵敏度:10uV/mm,高频滤波:70Hz,时间常数:0.3,走纸速度:3cm/s。
5报告
(1)对脑电图记录的客观描述:除脑电波形外,记录过程中患者临床发作的次数、时间、表现及同步脑电活动也应详细客观描述。同步脑电活动尤为重要。
(2)对脑电图正常或异常程度的判定:采用常规脑电图的结论判断标准。但因视频脑电图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记录中伪差较多,最好能给医生及患者一个较肯定的答复。因此应尽量避免或不作边缘状态及轻度异常的结论。
(3)为便于会诊交流,避免重复检查,也为了患者复查对比,应在报告后附上几页能说明问题的脑电图。图上应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定标、导联、异常脑电波及患者发作时的带有时间标记的脑电图,并注明当时的意识水平。患者的单幅静止图像打印毫无意义,只有活动图像才能说明问题。
6技术员及医生的专业资格
由于视频脑电图数据量大,图中存在大量伪差,所以阅图报告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脑电图经验及识别伪差的能力。一般来说至少要有2年以上临床脑电图经验且经过睡眠脑电图、临床发作期脑电图、自由活动下各种伪差等分析培训的医生,才能胜任视频脑电图的检测工作。
作者:张志强
编辑:coco
: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coco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点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