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慌,是由于人的主观感觉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
”正常人心跳是每分钟60次~90次,并有一定的节律和强度。对这种跳动,我们已经习惯了。
当跳动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会有种心慌的感觉。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石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
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心悸可以分为两类:1、心源性(2、外性
即由心脏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所引起的,如高烧、贫血、新陈代谢过快、缺氧等都可使心跳加快。
如遇这种情况,必须找医生分析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果是属于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等产生的心慌,应该加以重视,医院检查和治疗,不可疏忽大意。
如果呈多发性,或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在休息一两天后仍无好转,并且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
则应医院的内科诊治,以除外各类心脏器质性病变。
正常心跳是有规律,当心脏跳动有时提前,这种现象称为早搏。
早搏若每分钟超过3次~4次,就会有心慌感。
不过这种早搏很大一部分为功能性的,即因情绪紧张或其他原因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只要查清病因,是可以治愈的。
心悸的原因
1、贫血
贫血时常出现心悸,活动时加重。面色苍白、乏力、呼吸困难也常见。
伴随症状还包括收缩期杂音、洪脉、心动过速、湿啰音房性奔马律,以及颈动脉收缩期杂音。
2、低血糖症
若血糖明显下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持续性心悸。
可伴随乏力、易澈惹、饥饿感、出冷汗、震颤、心动过速、焦虑及头痛。
3、心律失常
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常伴头晕、虚弱、乏力,常感觉到不规律。
迅速或缓慢的脉搏,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少尿。出汗。
4、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多无症状,或主诉为持续性心悸、头痛、眩晕、耳鸣、乏力。血压/90mmHg。
还可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意识水平下降。
注: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