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终体检的时候了。医院体检,与心脏健康有关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各项检查结果有什么意义?又该怎样看懂心脏专业术语呢?
医院心内科专家张雅君教授表示,我们把心脏比做一间房子,心脏壁的心肌相当于房子大“墙壁”,瓣膜相当于“门”,冠状动脉的血管相当于房子外面的“水管”,而一些电传导系统相当于房子的“电路”。以上每个部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心脏疾病,而相应的检查手段也不一样。常见的心脏健康检查主要有以下5项:
1、普通心电图
检查心脏供血和“电路”情况
主要是检测人体在静态条件下的心律和心跳的状况,是最基础的心脏健康检查项目。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范围包括:
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3.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4.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5.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作饱餐试验及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检查前,当日还应禁食。
优点:简单、无创、经济,临床应用最普遍
2、动态心电图(holter)
连续监测心脏“电路”和供血情况
有时候电路的故障是一阵一阵的,在没有发病的时候,普通心电图记录不到。而心肌缺血的病人不发生缺血的时候心电图也通常是正常的,这时候,医生会建议做一个动态心电图。
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以说是普通心电图“强化升级版”,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目前还有48小时、72小时、甚至7天的检测。
优点:及时捕捉心电生理异常,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检测心肌缺血。
3、心脏彩超
主要检查心脏结构
通过影像来观察心脏的工作状况。临床上,医生往往会建议一些年龄超过30岁,且血液检查中胆固醇有不良提示的人做这项检查。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心脏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张雅君教授表示,心脏彩超也是唯一能直观显示瓣膜病变的仪器,通过彩超的测量,医生可了解瓣膜病变的程度以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心肌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疾病,心肌的增厚、心腔的扩大都要依赖彩超来判断;对冠心病,彩超能直观显示心肌的运动状况及心功能,向临床医生提示心肌缺血的部位。
主要检查心脏的形态学有没有什么异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别对先天性心脏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心脏彩超显示的是心脏的内部结构异常,房室大小的变化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一般心情,睡眠对检查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您避免紧张情绪,按时休息即可。
优点:无创、能直观观察心脏结构,判断心肌病和先心病。
4、心脏CT,以及冠状动脉造影
主要检查心脏“水管
这些都是对心脏水路的检查,如果水路有狭窄,血流不畅,会导致心肌缺血。
如果水路完全闭塞,就等于心肌没有血液灌溉了,那么心肌就会发生坏死,也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还可以导致心脏的电路和墙壁同时出现问题。
心脏CT检查无创,可帮助诊断冠心病,了解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判断患者的心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是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导管使冠状动脉显影,以了解冠状动脉的走行及管腔的大小。这样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另外还可以了解冠状动脉的血流,同时可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支架植入术等。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最特异的方法,但该检查方法有创伤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应严格掌握检查指征。
5、心脏血管内超声检查
主要检查心脏血管内是否有血栓
主要检查有否血栓存在。一般在手术治疗前都需要通过这项检查来确定血栓发生的位置。
据张雅君教授介绍,心脏是位于人体胸腔偏左下不到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常人的心跳一般保持在60~次/分钟。
心律越快、心脏工作量越大,越容易疲劳。当心脏遭受不良刺激或劳累时,会出现短暂的节律或频率失常,或心律不齐。根据心脏异动的表现不同,可分为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类型。
此外,张雅君教授提醒,胆固醇指标常也是心血管健康与否的标志。而心肌能否有规律和有力的搏动,是完成全身血液循环的前提。如果为心肌输送血液的冠状动脉被胆固醇等物质堵塞,心脏就难以正常工作。
总之,不同的检查适合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病人,不要比较,别道听途说,还是听你的医生的建议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