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脏病早搏房颤方

治心脏病早搏房颤方

1.治心律失常方:太子参30克,川芎、赤芍、麦冬各15克,丹皮、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

2.治早搏方:生地、鹿衔草、生龙骨、生山楂各30克,党参、丹参、玉竹、仙鹤草各15克,灵芝10克。先煎生龙骨半小时,再加其他药共煎,分2~3次服用,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种早搏。

3.治房颤方: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首乌藤、鸡血藤各24克,合欢皮、柏子仁、炙百合各20克,紫石英(先煎)、紫贝齿、当归各18克,炒枣仁、远志各12克,丹参15克,琥珀末(分次冲服)3克,朱砂末(分次冲服)1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服药1~3个疗程。适用于中老年阵发性房颤。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早搏规范名称应为期前收缩(extrasystole)。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的提早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早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处性和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交界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对患者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无心脏病基础及心脏病的类型和程度。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临床上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将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小于7h,常小于24h,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2天,多需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永久性心房颤动(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桥遗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白癜风报销基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