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心电资源大集合
心电图来源:医院
昨日心电图参考解析
患者女,25岁,图为其产检心电图
参考诊断: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未下传3.QRS波电交替4.非特异性ST段改变分析意见:如图所示,各导联QRS波节律不规整,时限正常(80ms),心率约次/分,大部分QRS波前面可见明显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PR间期固定(ms),可判定其为窦性心律;
观察各导联第二个T波(红色圆圈标示)与其他窦性正常下传的QRS-T波(蓝色箭头标示)形态不同(正常T波为圆弧小山丘状),呈切迹、顿挫状,说明T波里面隐藏有其他波形,该波与前方的窦性P波间期明显小于正常的窦性PP间期,一般为提前出现的房性早搏,后未见QRS波,考虑为房性早搏未下传。
III导联QRS波振幅呈高低规律变化,心率次/分,偏快,结合患者为年轻孕妇,常规体检,暂不无他疾病史,考虑为单纯性心动过速性QRS波电交替。
ST段:V2-V5导联呈水平型下移0.05-0.1mV,心率稍快,考虑为非特异性sT段改变。T波未见明显异常。
白色隐藏
扩展阅读
白色隐藏
前记:本栏目仅对昨日心电图部分诊断、现象作简要的知识扩展延伸及相关内容的总结。一、节律绝对不齐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三种1、窦性心律不齐,但P波形态及PR间期相同;2、多源房性心律(游走性心房律),一般心率小于次/分,若心率超过次/分,则称为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律失常会伴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且没有哪一种形态的P波会占主导;3、房颤,未见明显的房性激动,只存在颤动波(或纤颤波)。二、电交替现象1、概念电交替又称心脏电交替现象,是心脏节律位置未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全部或部人心电波的形态、振幅出现周期性改变。2、分类心房、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各波段如P波、QRS波群、ST段、T波、U波等均可能发生电交替,常见的为QRS电交替。全部心电波发生的周期性改变,称为完全性电交替;部分心电波发生的周期性改变,称为不完全性电交替。此外,也可以根据出现电交替的频率来分类,常见的是2:1电交替,当然也可以出现任何频率(3:1-4:1交替)的情况。3、临床意义P波电交替:十分少见,常为窦P电交替,也可有异位心房波电交替如房扑波电交替,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QRS波电交替:可表现为振幅、局部形态等交替。见于器质性疾病:心包炎、心包填塞、心肌病变、心肌梗死等;也要见于非器质性疾病:室上性心动过速性电交替,心动过速发作终止后消失。ST段电交替:可表现为ST段抬高和压低交替,长度交替。常提示冠脉痉挛改变。T波电交替:可表现为振幅交替,直立和倒置交替。显著T波电交替多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往往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U波电交替:见于电解质紊乱。完全性电交替:心包积液、心肌梗死等。参考文献:
《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主编:程硕韬、苏立,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心电与循环年第35卷第1期,作者:蔡思宇吴祥(浙江大医院心内科)
波德瑞德(Podrid)临床心电图解析,心律失常核心病例,出版社:天律科持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