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心说
成语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成语是智慧的先人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提炼与升华。这两者的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期活动便带领大家揭开成语故事背后的心理学知识的神秘面纱,和大家一起走进心理的奇妙世界。
本期成语:爱屋及乌
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成语典故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伏胜(汉)《尚书大传·大战》
心理现象
01
晕轮效应形成原因
这一效应的形成其实和我们的知觉特征有关,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倾向于将不同特征的那一部分感知为一个整体,就像我们总是在闻到苹果味道之后,就能在脑海中用经验补全一个苹果的其他特点,而正是由于这一知觉习惯,让我们在看东西时,很容易以偏概全,窥一斑而见全豹。
02
相关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
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03
晕轮效应的优点
1.市场营销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更是如火如荼。其中晕轮效应在名人广告中的运用已日臻成熟,例如:名人明星代言的产品,在市场中往往是非常受欢迎的。
2.人力资源管理的晕轮效应
任何人,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那么他就是人才;相反,用其所短,避其所长,他就是庸才。正确的看待、运用晕轮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发挥自身的优点。
04
晕轮效应的弊端
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当人对他人的某一个特点形成了或好或坏的印象后,他就会更倾向于据此推断其他方面的特征,而一个人身上的这种强烈特点,就像月亮状的光环一样,向外扩散到全身掩盖了其他特点,所以晕轮效应会影响我们去全面的、客观的看待他人。
05
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1.注意“第一印象”
由于第一印象有先人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
2.注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就不要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因刻板印象造成的假象。
3.避免“以貌取人”
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本期结语
晕轮效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错觉,它既有优势又有弊端,我们要擅长利用它的优势,以发挥自身的优点,也要注意规避它的弊端,理智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迷宫。
来源:以上内容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倾听你的心声?轻解你的心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