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孝忠,宋开封人,汝阳知州,著有《信效方》。
据《信效方》载:作者一次在汝州外出验尸,地保赵温却没到验尸现场。
他就问当地人:“为何赵保不来?”回答说:“赵保衄血危重,昏沉沉的,眼看有生命危险了。”
他马上去找赵保,只见赵保的鼻血就像屋檐水似的不断滴着。
他立刻按平日所记的几个止衄血的方子,配药给赵保治疗,但血势很猛,吹入鼻中的药末都被血冲出来了。
他想:治血病没有药能超过生地黄的了,于是当机立断,即刻派人四处去寻找生地黄,得到十余斤。
来不及取汁,就让赵保生吃,渐渐吃到三四斤,又用生地黄渣塞鼻,过了一会儿,血便止住了。
滋阴凉血用生地
我们现在用的地黄,有生地和熟地两种,但都不是鲜的。
“生者尤良”指的是鲜地黄,鲜地黄治病有独特的作用,滋阴和凉血两个作用是生地和熟地都有的,而鲜地黄与生地和熟地都不一样的一个独特地方,就是它可以透热,能把人体内的热邪往外清透,有清热的作用。
古代在治疗热性病,比如浑身发热,伴有炎症,咽喉肿痛,舌苔黄等病症的时候,除了用解毒的药之外,经常会用到鲜地黄,它既能滋补阴津,又能让热邪往外透。
《神农本草经》中说的“干地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生地。
鲜地黄切成片晒干了以后就是干地黄。干地黄的主要功能是滋阴凉血,但凡有阴虚情况的人,就可以用生地,比如肾阴不足的人。
肾阴不足的人一般会有一些虚热的表现,中医说阴虚生内热,内热就是因为阴虚,虚火往上浮,人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手心热、脚心热、腰酸腿软,这些都是肾阴虚的临床症状。
在每年的春天,尤其是天刚开始热的时候,很多人尤其是阴虚的人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这些阴虚的人脉大多是弦的,弦脉代表肝气不疏,体内的津液不足。
中医讲人的五脏跟四季是对应的,春天对应肝,属木;夏天对应心,属火;秋天对应肺,属金;冬天对应肾,属水。
在春天,万物升发,人体的肝气也要升发。
树的生长需要水,我们就给它浇水,而肝气要升发,就需要体内有足够的津液。
如果人体出现津亏的情况,尤其到春天的时候,肝气在升发,而津液又不足,人就会表现为怒,因为肝在志为怒,所以这时人就很容易发火,中医叫风动。
针对这种阴虚风动的情况,中医经常用的一个方子是一贯煎,这是一个古方。
主要的药就是生地30克,配上沙参、麦冬各10克,川楝子3克,当归3克,然后再加点枸杞子。
但是不能常用这个方子,大约用一个星期左右就要停,然后用六味地黄丸善后。
治疗早搏
对于早搏,就是心脏跳几下就停一下的病症,生地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肾阴不足不仅会影响到肝,同样也会影响到心。
中医讲心属火,心也是有阴阳的,如果心阴也不足的话,心血就会不足,那么心也就只剩下火了。
归根到底,早搏也是由阴虚引起的。
我们治疗的时候当然就要用生地黄了,生地能滋肾阴,肾阴足了,津液足了,心跳自然就能恢复正常了。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边有一个方子,叫炙甘草汤,主治的就是“心动悸、脉结代”。
“心动悸、脉结代”就是指心脏跳得不均匀,或者是跳得快但偷停,或者跳得慢但偷停。
这个炙甘草汤的组成其实非常简单,主要的药是生地30克,还有阿胶、火麻仁、麦冬、人参、炙甘草,然后再放点生姜大枣。
这个方子治疗心肌炎过后的心脏早搏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还适用于因为劳累导致心血耗伤过多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