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是啥?
答:早搏是心脏跳动不规律的一种状态。
vs我们用心脏跳动的声响举例子:那个提前跳动的一次,就叫早搏。早搏两个字,咱们把它拆开来,就是过早的搏动——还没轮到你跳呢!你就抢跳了!所以,早博是一种心律不齐,心脏跳动不规则的一种状态。那么,早搏是什么感觉呢??早搏的感觉,就是你一眼看到一个美女的时候,“咯噔”心里跳一下的感觉。或者当你看到一个特别害怕的东西,也会出现这种感觉。
当然,有些人根本就没什么感觉,做了心电图检查后,医生说有早搏的时候才知道。
如果你不在意它,也就过去了。在意它,就去查一下心电图,或者有一个最简单方法,就是自己搭脉。搭脉的时候,你发现这个脉搏跳动得很有规律“哒—哒—哒—哒—”,那就没事。如果“哒—哒哒——哒—哒哒——”那就是有早搏了,这“跳跳停停”的感觉有可能就是早搏。
有些心脏早搏,可能是心脏病变的显示,忽视可能会导致耽误病情甚至是有猝死的危险。因此,对于心脏早搏,大家要辩证的看待问题,不可忽视,也不用过于担心。
早搏有哪些表现?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很多人都可能出现早搏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经常对自己的心脏健康进行监控,很多情况下都是无法发现症状的。那么我们如何辨别自己是否存在心脏早搏现象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心脏早搏的表现都有哪些。1、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2、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3、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4、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5、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6、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早搏也分良与恶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健康人群偶尔也会出现早搏现象,心脏有疾病的人群也会出现。有些是无害的,有些却可能发生严重的猝死。因此,早搏也分良性与恶性。正确的分辨早搏症状,对合理的预防心脏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室性早搏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都有其局限性,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健康人发生室性早搏,无论如何频繁,也无严重后果。而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心力衰竭中,即使是少量的室性早搏也可能发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出现早搏现象的人群,当务之急是查清自己是否存在器质性的心脏疾病,做出正确的评估和预防措施。良性的早搏现象,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也不会发生类似猝死等可怕的危害。那么当人们出现早搏现象时,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良性早搏呢?其实,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1、无心脏病史;2、体检无异常;3、心脏超声波及化验检查也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单纯的良性早搏一般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症状不严重,就不需要服用药物或者采取治疗方法。有些人出现早搏现象,过于紧张,会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但是不主张长期大量服用,因为副作用较大。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文体活动,分散注意力。恶性早搏一般伴有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同时还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和心动过速的情况。应予以重视,预防突发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出现的室性早搏,不论数量多寡都具有病理意义,切不可等闲视之,要密切注意,积极治疗,防止猝死发生。对于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出现的室性早搏应引起重视。对运动后室性早搏明显增多,休息时早搏减少者,也要引起充分重视。出现早搏现象,不论良性还是恶性,均是心脏心率不正常的表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作息和饮食,注重心脏的保健,预防病情的加重。出现问题要及时治疗,不可忽视。下面是关于心脏早搏的自我保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失眠者,应服镇静或安眠药,以保证充分休息。2、饮食宜清淡: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容易产气的食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忌酗酒,戒烟。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3、药物治疗:根据医嘱及时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用;对某些心率较快的难治性早搏,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索他洛尔治疗。4、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激动:不宜搓麻将,避免过度兴奋,过度忧伤,以防早搏发作。5、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宜跑步或参加剧烈运动。6、定期复查:经常去门站复查,如果经常频繁的发生早搏现象,应及时就医,明确早搏原因,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络我们删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