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异形粉们来说,6月16日登上中国内地院线的《异形:契约》他们盼望了5年。虽然《异形:契约》被“阉割”成“已开:大勺”的消息早已传出,但也未影响它上映3天(截至今天中午12:00)1.61亿的票房。相比其在5月19日开画的北美市场,一个月仅累积万美金,票房率跌破了预期值的80%,口碑解禁后吐槽无数,这部制作成本万美金的太空怪物片在中国算是打了场翻身仗。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在猫眼电影的观众评分为6.7,专业评分为8.1,一反往日专业评分低于观众评分的常态。豆瓣评分7.5,IMDb评分6.8。这个从年就开始创建的“《Alien》宇宙”大IP,截至今日,已有4部正传,2部前传(待完善)。
重口味,恶心萌,是这个系列自开山以来38年的传统特色。点映时的抢票热潮与首映日的场场爆满,都呈现出怪物宇宙走向大众化审美接受的趋势。观影前没看过《异形》正片没关系,只要补一部《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的点便能get八九不离十。
沿袭与突破,20世纪福克斯的冰山才露尖尖角
年的《异形》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其暗黑宇宙风和天马行空的想
象在当时惊艳四方,开启了无数科幻片爱好者的头脑风暴,也使“异形”系列由此成为太空惊悚类型片的佳作。
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剧本被制片人吉乐发掘后,二十世纪福克斯请他执导了版的《异形2》。影片沿袭了雷老爷子黑暗风格的影像理念,同时也极具詹神自己的特点。格局更庞大,并且加强了对女主人公蕾普莉母性特质的细腻塑造。
年,大卫·芬奇执导了《异形3》,但此次他的电影处女秀并未特别成功。随后,年的《异形4》由曾执导过《天使爱美丽》的让·皮埃尔·热内着手,影片在构建更加复杂的背景下未取得预期效果。
作为“异形”系列的开创元老之一,雷德利·斯科特说,他本想延续四部《异形》,但四部已将此系列赋予神话色彩。年,福克斯请雷老爷子重返拍摄了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编剧乔·斯派茨讲道,“这个想法已经在我们心中酝酿了多年”。回到太空船坠毁引发事故的时间地点,去研究死去的太空骑师,成为了系列重启的重要契机。
事实也证明了,年的《普罗米修斯》在商业方面表现强势,全球揽获4亿零.万美金票房,在世界电影史票房总榜上排名,同时也在全球吸粉无数。
在番外短片《普罗米修斯号的幸存者》中,肖博士修好大卫后与其一同去了工程师的母星。《异形:契约》作为“普罗米修斯3”,在“任性”的时间线里,雷老爷子还是没把早先挖的“坑”填满,未解释在《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的十年间大卫与肖博士之间的故事,也许这是令部分观众不满的地方之一。
据悉,《异形:觉醒》将负责填好这个坑。捋一捋时间线,除却四部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正传,前传应为《普罗米修斯》至《异形:觉醒》(未上映)至《异形:契约》至《???》(后续)。商业考量+故事内容的扩增,前传“三部曲”已打破规划,“续杯”容量。
实际上,20世纪福克斯还曾将“铁血战士”和“异形”同框,铁血战士有着高科技技能和酷似“金刚狼”一样的钢爪,血性残暴,而异形移动速度快,血液具有强酸腐蚀性。秉承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法则,人类与铁血战士暂时结盟共同对战异形。属性相克的生物群体们在《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两部影片中展开一片混战。
作为一种孕育在人体内寄生的怪物,异形的血液具有强酸性,繁衍能力和移动速度超群,人类智商下线时它们却从不马虎。甚至在《异4》中,“大头萌娃”异形宝宝还做出“认妈妈”的具备情感思维的一举。
由此可见,伴随着剧作的成熟,“异形”的属性也日趋进化完善。从早期的尖头逐渐加入了金属感,虽然逃不开粘稠的口水与黄绿色的体液,但“大钢牙”以及《异4》中眼鼻口的完备进化,都使此变种生物的发展速度愈发骇人。
与此同时,最可怕的却是,作为对手,人类不仅没有快速长进,在关键时刻还是会掉链子。“猪队友”已为此类电影的标配,只挑推动情节的关键时刻上线,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无形中让观众意识到了“随手关门”的重要性。
《异形:契约》中,仿佛戴了一个轮滑头盔的无脸异形,虽没有五官,仍具备矫健的身形及感知能力。此次出现了不同以往“破胸而出”的“破背”镜头(删减片段),还增添了文艺气息与哲学深度。从沿袭到推陈出新,20世纪福克斯带着它的外星怪物,扩增宇宙格局的架势充满野心。
异形噱头,哲学思考
“科幻片的问题就是彼此互相参考,所以看起来雷同,我该如何拍出不同风格才能引起你的注意”,如何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是雷老爷子一直勤于思考的方向。法鲨(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也表示,“我们在《Alien》第一部中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选取不同角度,创造新内容,是前传致力打造的画风。
《异形》系列的影片几乎每部都要在开头30-40分钟做大量铺垫,此次《异形:契约》仍走惯例。加入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与探索意味,使它的主题偏向了另一方向。但这部“阉割版《已开:大勺》”虽打着“异形”的旗号,在国内院线上映时却未给主人公异形留下特写,不少观众一脸问号地认为自己可能看了假的异形。
实际上,比起异形,法鲨一人分饰两角的生化人更像是主人公。在大卫的独立思考及与沃尔特的较量中,完成对生命本体的拷问与反思。片中,演奏钢琴曲与吹笛子的桥段,雕塑、油画与念诗的镜头,使多种门类的艺术在一部怪物片里聚首,在神话感的基础上厚重了底蕴。
除此以外,对生命的思考,对无垠宇宙的探寻,也使异形系列不拘泥于“打怪”套路。
天堂为奴,还是地狱为主?
5月,AlphaGo对战柯洁的消息又一次引发热议。人工智能发展前景辽阔,人们对其的警惕也已早早预告。原本,人工智能被设计为服务人类的功用,当它们具备独立思维及情感,是否会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成了电影人们热爱猜测的话题。
《异形》系列里,不论前传还是正片,“造物主”身份的优越感使然,人类总在不经意之间传达出对人工智能的歧视。诸如“你只是个生化人”等言论,使具备情感、思维甚至记忆的“人造人”难免“想太多”。
当发生过事故后,人类才在升级版中,取消了生化人的记忆功能及创造功能。这也是《异形:契约》中,大卫和沃尔特的属性差别。沃尔特虽为更新版,却不具备创造功能,也不会做梦。而大卫却曾在回答“信仰问题”时,明确表示出“创造”的概念,后来他实验室中五花八门的标本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正因为人类将人工智能升级到超越自身的属性,机器在学会了自主思维后,开始想要取代“造物主”,也就是人类本身,探索宇宙与生命的奥秘。同时也因为,它们深知自己不会与人类“平起平坐”,而只是服务功能(番外短片《生化人沃尔特的诞生》中曾明确标出“为服侍而生”)。“干掉人类”,是使生化人利益最大化的绝佳选择。
不少好莱坞大片都对“长生不老”情有独钟,人类显露出贪婪的一面时,生化人内心对此是不齿的,但又必须服从命令。几乎每部的女主都具备善良而勇敢的特质,生化人感激的潜台词里不仅一次表达出对人类群体的憎恶以及“你是不同于他们”的暗示。于是,人类与其所创造的物种逐渐产生出微妙的隔阂,《异形:契约》令人绝望的结尾,只是大卫行动的一个开端。
天堂为奴,还是地狱为主?是大卫向沃尔特抛去的问题。生化人的学习能力超群,大卫懂得用《Takemehomecountryroads》的美国乡村歌曲吸引地球人驻足,沃尔特能在大卫的帮助下迅速学会演奏乐器;面对异形时,生化人采取的方式是沟通,人类选择直接进攻;比起脆弱的肉身,生化人即便只剩头颅也能修复。但他们却不具备高级的情感,《异形:契约》中大卫分别亲吻沃尔特和女主人公丹妮时,便是在探寻缺失的部分。
即便如此,大卫依然成为了影片中的“威胁担当”。人们制造出的服务物种,却拥有了宿敌倾向。
在影院看多了超级英雄片,难免有妄图“拯救世界”的热血沸腾感,《异形》系列无疑是酷暑里的一盆冰水:人类的血肉之躯再也得不到“神环”庇佑。虽然《异形:契约》留下的未知内容使不少异形粉心生不满,但接下来庞大的宇宙体量值得长远期待。
(如果院线已不能满足,看完三部番外短片《普罗米修斯号的幸存者》《生化人沃尔特的诞生》《最后的晚餐》你会更明白。B站《狂怒之神》超长制作特辑也解释了最早的异形世界观设定细节,干货满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