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心慌心悸临床诊治

浙大一院全科医疗科

“医生,我心慌……”,在全科门诊,常常会遇到很多“心慌”患者,他们经常感觉心脏、胸前区或咽喉部跳动不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悸”。您是否接诊过这样的患者?

什么是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患者可自觉心跳快、或心脏搏动有力,亦可感觉心脏漏跳。其发生和程度除了与病因的进展和发作有关外,还与病人对自身的注意力及某些医源性因素有关。心悸反复发作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况,导致住院及其他不良事件增加。

心悸的病因和临床类型?

各种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精神心理疾病、系统性疾病、药物等均可引起心悸。根据心跳的频率、节律、强度,将心悸分为4类:

早搏型

患者多有心脏“漏跳”的不适感,或伴有疼痛。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年轻患者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预后通常良好。

心动过速型

患者常自觉心跳极快,可见于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或系统性疾病、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

焦虑相关型

患者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心率轻度加快,常合并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手面部发麻、不典型胸痛或过度换气等,多与心理疾病有关。

脉冲型

患者感觉心跳非常有力,心律规则,心率可轻度加快。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贫血、脚气病等致高动力循环的疾病。

心悸的诊断

临床症状

很多患者就诊时无心悸发作,病史询问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首先应确认患者描述的症状确实为心悸,而非胸痛或其它胸部不适症状,可让患者敲击桌子描述出心悸时的感受。

详细询问患者的:

1.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缓解因素等

2.伴随症状,有无胸痛、发热、头晕、黑矇、晕厥、抽搐、大汗、呼吸困难、失眠、焦虑等症状

3.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神经症等病史

4.有无浓茶、咖啡、烟酒嗜好,精神刺激史,用药史等

5.心悸时是否数过脉搏,有无心电图检查,药物治疗等

体格检查

一般生命体征检查;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及有无杂音;听诊肺部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有无面部潮红、皮肤苍白、突眼、甲状腺肿大等评估系统性疾病。

辅助检查

常规心电图——最重要、最便捷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及其性质;若静息时心电图无异常,可嘱患者适当运动,或行24h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评估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

X线胸片——有助于排除气胸、肺气肿、肺梗死、胸腔积液等原因。

实验室检查——怀疑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原因引起的心悸,可行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甲状腺功能、肾功能、血地高辛浓度等协助诊治。

精神科评定量表——怀疑精神心理性原因,可进行精神状态评价。

其他——如运动负荷试验、冠脉CT、冠脉造影、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注:ECG=心电图,AECG=动态心电图;MRI=核磁共振;EPS=电生理检查;ILR=植入式Loop监测仪

心悸诊断流程图

心悸的治疗病因治疗

首先要明确心悸的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最佳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生活作息规律;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保持适量运动,避免高强度及耐力的运动;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悸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生活、工作。

转诊指征

紧急转诊!

意识丧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基础性心脏病新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宽QRS波的心动过速;新出现的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胸痛伴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正在发作的阵发性室上速,初步处理后未转复者;新发或阵发性房颤、房扑,初步处理后未转复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症状;由严重基础性疾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等。

心内科常规转诊!

初诊发现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慢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室速、有症状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未经专科正规诊治或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有症状的预激综合症;初诊可疑的无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未经专科正规诊治;需进一步明确原因者;需进一步评估系统性疾病/器质性心脏病者等。

不一定要转诊的心悸!

无症状的孤立的心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史和体征;排除引起心悸的系统性疾病;没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正常等。

如果您在全科门诊接诊心悸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告知患者

1.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不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休息后可减轻;如果心悸症状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伴胸痛、头晕、气喘等其他症状,医院就诊。

2.有心悸症状并不表示患有心脏病,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悸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心悸也可由系统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药物等引起。

3.多数心悸发作呈阵发性,当患者就诊时心悸可能并未发作,心悸发作时患者需要详细记录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缓解因素及发作时身体的其他症状,有无浓茶、咖啡、精神刺激史及用药史等。

4.心悸发作时自测脉搏次数、强度及规律性,可给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自测脉搏处可选择:手腕的大拇指侧的桡动脉;在肘窝附近的肱动脉;在喉结两边的颈动脉等。

5.心悸不可自行用药。产生心悸的原因很多,用药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治疗心悸的药物有许多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是通过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如果应用不当,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应由专业医师提供治疗方案,不能单凭着自己经验用药。

6.列一个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如药名、用量、用药时间和用药原因等。

读过上述内容,在全科门诊遇到“心慌”患者,您不会“心慌”了吧!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黎晖,姚焰,张澍.《欧洲心律协会年心悸诊疗专家共识解读》.心血管病学进展,,33(2):-.

2.ChrisPGale,etal.Assessmentofpalpitations.BMJ;:h.

作者刘娟娟

浙江大医院全科医生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zz/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