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RSH的ldquo人生第一次r

近几年优秀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对纪录片感兴趣的朋友一定听说过这部央视网人文系列、豆瓣评分9.2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进军营……”而在今年的9月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五夜晚,医院也迎来了她的一个“第一次”——心脏移植。

仅仅从“第一例心脏移植”几个字眼便不难猜出,为了这次移植,我们做了多少准备。

徐霞(化名),今年63岁,已反复胸闷气急十余年,如今,因症状再发2医院。徐霞的主要诊断是扩张型心肌病,在此之前也已经进行了多次治疗,然而效果却渐渐转差。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或者说,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徐霞唯有替换整颗心脏。

“人类在追求爱、自由与幸福这些事上,从没有停下过脚步。”(《手术两百年》)

63医院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供体来自于一个素未谋面的比自己年轻的男性。

初次见到徐霞,唯一的印象就是瘦弱。这样小小的身躯,却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

心脏移植,首先要取得供体。冰块和心肌保护液,只能为医生们争取到4-6小时的转运时间,一场生命的接力就此开始。

一边,是确保要在转运时间内顺利将心脏送到手术台,而另一边,医院的手术室,已经在为供体的到来开始准备。两边不时地进行联系,以定下最佳麻醉时机。

随着运送过来的心脏离手术室越来越近,徐霞看似平静的面容下也越来越紧张。无论是谁,即将面临这样的手术,都会觉得无比紧张与害怕。麻醉老师们温柔地安慰她,尽量解决她出现的情况,随着后面开始麻醉,徐霞也渐渐睡去。

本院心外钱XM教授、于CJ主任和武汉TJ移植专家魏X此时已经站在手术台上,一切准备就绪。

23:36,开始肝素化。

23:52,体外循环开始转流,并且很快进行了主动脉阻断,开始心脏移植。

次日00:44,主动脉开放,心脏逐渐开始跳动。

手术台上,随着心脏开始在体内工作,徐霞重获新生。

目前,接受了心脏移植的徐霞,各项指标都在逐渐转好。她正在坚强地活着,她也将永远对提供了这颗珍贵心脏的人心怀感恩。移植,是生命的延续。因为移植,让徐霞和另一个陌生的生命,有了联结。我们也将永远记得这位捐献器官、让多人生命得以延续的人。

?

?

适合心脏移植的常见病症:

1.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

2.无法手术和其他措施治疗的冠心病;

3.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

4.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5.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6.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

心脏移植术式选择:

(一)原位心脏移植

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又分为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全心脏移植术和双腔法原位心脏移植术等。

(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就是文中徐霞所接受的移植术式)

(二)异位心脏移植

指保留受体心脏,且将供体的心脏植入胸腔,并将两个心脏和血管连接形成一个“双心”系统,术后供、受体的心脏共同承担循环功能,这种术式能够给受体心脏一个恢复的机会。如果移植失败(如出现排斥反应),可以将出现排斥反应的供体心脏切除。

?

?

?

?

参考:

1.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2.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3.《现代体外循环学》龙村,李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5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