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一、先看定义超过心室固有的逸搏频率(30-40bpm)的室性节律统称为心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指室性心动节律历时少于30s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指室性心动节律历时超过30s;或未达到30s已发生晕厥传统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房室分离(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但传统诊断有几个问题:1、房室分离不容易界定?原因如下P波可能被QRS波掩盖,难以辨认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房节律是心房颤动或者窦停,则无P波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可伴有分离的P波,但这类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范畴室性心动过速伴有1:1室房逆传者,每个QRS波后有一个P波,并非房室分离2、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说实话,具体工作中,这种心电图表现发生机会并不多二、Wellens对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要点总结:1、心电图示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体征有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则支持室速2、QRS波节律不均齐较为显著,应多考虑房颤伴差传或者房颤伴旁路前传3、过往心电图没有束支阻滞、近来又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发生心动过速的QRS波宽度大于0.14s,提示室速4、宽QRS心动过速额面电轴左偏,有利于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电轴不偏有利于诊断室上速5、宽QRS波呈“右束支型”者,V1导联呈单向R波或者双向的qR、QR、RS,提示室速;V1的QRS呈“兔耳”形(即宽QRS波顶峰有明显切迹)者提示室速;V1呈三相波,伴电轴左偏和V6的R/S<1,提示室速6、宽QRS波呈“左束支型”者,V6的QRS波呈QR、QS型提示室速7、全胸导联QRS波一致性向上、或者向下,提示室速三、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心电图类别1、加速性心室自搏心律无“突发突止”,有“温醒”现象,速率与窦性心律差不多,常与窦性心律轮流主宰心脏,因此又名“心室自搏性心动过速”或“缓慢的室性心动过速”或“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频率一般不超过次/min,终止时也缓慢,或者以窦性心律加速,超过室性心律而终止机制考虑心室肌自律性升高加速性心室自搏心律的出现,可反映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终止加速性心室自搏心律的方法是加快窦律(阿托品)、心房起搏等2、反复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是:频发室早,有单发,成对或者短阵室速等形式,QRS形态单一,异位心律之间有窦性心律相隔,心律失常终日发作,心电图上看,室性心律失常占主导地位3、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内并行起搏灶发生的冲动形成室性心动过速,该起搏灶有传入阻滞、无传出阻滞的特征4、复发性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注意对“持续性”三个字的理解慢性冠脉硬化性心脏病伴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机制常为:折返激动。因为95%的心动过速可以重复地用期前收缩刺激诱发,也可以重复地用期前收缩刺激终止。5、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BBRT)6、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7.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depointes;Tdp)多形性室速的一种,威胁生命(想到了小说《致命心律》)两大特点:QRS波沿基线上(5-20个心搏)下(5-20个心搏)扭转+伴窦律下长QT间期(统计发现,出现Tdp时,窦律下QTc可>ms;我们一般定义QTc正常为-ms,当男>ms,女>ms则提示QT间期延长)临床上把长QT间期综合征(LQTS)=QT间期延长+Tdp注意区别:多形性室速,仅可表现“尖端扭转”;但尖端扭转性室速一定是QT延长+“尖端扭转”间歇依赖(pause-dependent)现象:获得性长QT综合征中,心搏暂停可能是TdP的前奏。即出现“长短心室周期”顺序,先是一个较长的RR间期,这个长的RR间期可以是室早的代偿间歇,也就是前一个R是室早,后一个R是窦性心搏,这个窦性心搏后继之一个室早,诱发Tdp。

LQTS分两型:先天性LQTS与遗传有关,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是诱发因素,治疗上予以β阻滞剂为主,或者外科切除心脏交感神经。后天获得性LQTS多与药物作用有关,引起低钾低镁,机制考虑与早期后除极和心室复极离散度增高有关,治疗原则是去除激发因素、不使用QT间期延长的药物、用异丙肾上腺素或者起搏器提高心率(降低心肌的复极离散)

8、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额面电轴逐搏交替性改变。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洋地黄中度有关考虑产生双向波形的原因是心室两个起源灶,或者一个起源灶伴交替的心室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差传已有证据提示洋地黄中度引起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延迟后除极触发活动。因为超速起搏的时候,起搏频率越快,心动过速加速的越快,这符合延迟后除极的机制(钙超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