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近3万次二胎妈妈险中求生
24小时室性早搏2万9千多次,产科医生建议终止妊娠,否则孕妇将面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可能,胎儿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缺血、死亡等后果……一系列检查结果和医生诊断如同穿心利刃,让不久前还沉浸在二胎喜悦中的张女士一家瞬间跌入痛苦的深渊。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36岁的张女士和医院心内科……“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是借助射线扫描,观察消融导管在心脏中的大体位置,再进行标测和消融。但孕妇是射线使用的禁忌人群,所以,我们必须并且只能在没有射线的条件下为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邸医生解释。
10月26日,邸军军医生为张女士进行了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中,总耗时1小时不到。术中,全程无麻醉,仅穿刺2根静脉;术后,平卧6小时后,张女士已可自行下床活动,期间也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两天后,张女士顺利办理出院手续。在最近的一次复查中,动态心电图显示,她的室性早搏在24小时内仅为1次。
嘉兴心脏介入领域迎来“绿色电生理”时代
张女士所接受的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是全市首例无射线射频消融术,手术的成功完成也象征着嘉兴市心脏介入领域的“绿色电生理”时代正式来临。
“绿色电生理”指不使用射线,也不依赖超声,治疗全程零射线,是近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内大力推崇的专业技术。
没有了射线,如何精准定位?“我们会利用一些特殊贴片,通过把贴片放置于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心脏内部的三维结构逼真地重建在屏幕上”,邸医生介绍,手术医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三维图像,快速锚定靶点,实施射频放电,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时间在2-4小时不等,张女士整个手术耗时仅为1小时。”
该市心内科专家赵新国认为:“这次的手术不仅是绿色、无害、安全、快速的微创介入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市医疗发展与国内顶尖技术接轨的充分体现,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医生“无铅无挂”患者“高枕无忧”
邸医生指出,“绿色电生理”技术的成功运用,将让患者和手术医生双双不再“吃射线”之苦,医生可以“无铅无挂”施展身手,患者也将“高枕无忧”地接受治疗,双方健康都将不再受到射线损害。更重要的是,既往射线禁忌开展手术的孕妇和儿童也将因此得到治疗机会。
当然,“看着心脏做手术”也并非易如反掌。没有了射线“助攻”,就需要手术医生对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娴熟掌握,对心脏不同解剖部位的电生理特点熟知,同时,在标测早搏的过程中,还要熟悉三维图像,并能够精准判断消融导管的走向和贴靠,这样,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同时,邸医生提醒,尽管大部分心律失常可以实现无射线治疗,如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等。但对部分有血管畸形、复杂心脏畸形的患者,还需结合传统的X线造影技术进行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