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会有这种感觉,突然间心跳特别明显或者漏跳了一下,有种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医院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性早搏。这个时候部分医生就会建议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因为频发的室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学习。射频消融固然是治疗频发室早的一种方法,但是频发室早是否都需要射频消融治疗还需要区别对待。
一、认识室性早搏及频发室早
1.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像在均匀的心跳中,突然有心脏搏动提前发生了,如同“抢拍子”一样,就称为“早搏”。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1%-4%,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更高。所谓频发室性早搏是指常规心电图中室早每分钟大于6次,24h动态心电图室早24h大于次。
2.室性早搏的病因
对于无心脏病的普通人群,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早,也称为功能性早搏。而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衰等亦是室早常见的病因。其他如药物、血钾低等也可诱发室早。
3.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
室早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偶发室早患者也可能有严重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心跳停搏感。部分室早甚至可导致引发乏力、气促、出汗、头晕,甚至诱发心绞痛发作。
4.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坏死,从而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性技术。
二、频发室早是否都需要射频消融呢?
1.多数室早:无需治疗
包括偶发室早及频发室早在内的多数室早均无需治疗。功能性室早及病理性室早亦如此。青年人的病理性室早多见于病毒性或风湿性心肌炎患者,老年人的病理性室早多见于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即使当病理性室早数量较多,甚至伴有症状时,也无需针对室早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心功能、降压、改善心肌供血等)。当患者症状已影响生活质量或血流动力学时,可予以药物治疗,但须考虑到抗心律失常药的潜在危害。
2.射频消融:无奈的选择
不少患者认为,过多的室早会影响心功能及全身健康,迫切希望通过射频消融得以根治。但是究竟在何种情况下考虑室早的导管消融尚未达成共识。可参考的射频消融室早的指征包括:室早总数过多(0次/天),伴发症状较重,已有或潜在有心功能不全现象,以及室早的自然变异率低。当前大部分室早不易或不适合射频消融治疗,加之其手术费用高,有一定失败率及复发率,故选择时须格外慎重。
因此对于频发室早患者并不是一定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不必一直为此而担心,过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