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你的心脏因我而跳动青岛今年成

皮肤病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3210.html

●当一个人心脏疾病恶化到一定程度,临床已经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治愈,除了等待死亡,就只能求助于心脏移植。

●在今年以前,心脏移植技术在青岛是空白的。

●岁末,让我们盘点一下青岛医学临床的一件大事——

医院心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苏民教授率领团队成功开展了青岛有史以来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载入青岛医学史册,翻开了青岛人体器官移植的新篇章。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丽玲

杨苏民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手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青岛实现零的突破

肝移植、肾移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说起心脏移植,显然非同一般。你胸腔里跳动的是我的心脏,常人无法想象。众所周知,心外科是医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心脏移植则是明珠上最顶尖的技术。在所有人体器官移植中,心脏移植难度最大:一是因为心脏供体少,大于45岁的心脏基本不能用,而肝脏和肾脏即使过了五六十岁,只要功能完好还可以使用;二是心脏是耐受缺血时间最短的器官;三是容易出现术后排异和感染。

目前,全国只有20医院开展了心脏移植手术,能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全国不到30名。很多地市早已开展肝肾移植,但心脏移植仍是空白,青岛今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仅实现了心脏移植“零”的突破,而且在青大附院杨苏民团队做了首例手术之后,又连续成功完成6例,年居山东省第一位,在青岛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6位今年在青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目前已经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杨苏民教授告诉记者,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给人类的第二次生命,给予濒临死亡者一次重生。

看点:在国内已医院中,很少有能够“同台”手术做心脏移植的,所谓同台,就是取供体和移植在同一个手术间进行,这种手术模式是目前国际效果最好的心脏移植手术。杨苏民团队心脏移植不仅实现了同台手术,而且在12月5日同一天,从早晨5时到下午2时,连续做了两台同台心脏移植手术。

器官移植:生命的礼物

早在年,青大附院专门成立了器官移植科,杨苏民团队开始启动了心脏移植技术计划,为刷新青岛心脏移植零的历史做准备。当年3月,杨苏民率团队前往国内开医院观摩学习。年的平安夜,他们团队11人是在北京的心脏移植手术间度过的。年2月,在上海一家国内唯一的国际动物实验室,杨苏民团队连续三天做了三例猪的心脏移植,均获成功。遗憾的是源于相关动物保护法,接受心脏移植的三头猪的生命只允许维持6小时便实施了安乐死。两年多的时间,在国内各地,他们团队跟踪学习人体心脏移植20余例。

年4月,杨苏民一人远赴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学习心脏移植。美国器官移植理念与技术的成熟和发达深深感染了他,并坚定了他的信心。美国每个州都设有器官捐献爱心组织,翻译成中文叫“生命的礼物”,全民支持器官移植,每一个医务人员在病人抢救无效时都有义务提醒家属捐献器官。杨苏民跟随学习的美国心外科专家已经做了20年的心脏移植和心肺移植手术,一年做心脏移植和心肺移植手术例,一台手术心脏缝合时间只用50分钟,全美第一。

看点:当时国内也有两名医生在那里学习,美国专家怕影响手术连拍照都不允许。但是,杨苏民跟随学习半个月后,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有时连续48小时在手术室观摩手术和乘坐飞机去取供心,深深感动了这位大牌美国专家,他竟破例允许杨苏民穿上无菌手术衣,站在他身边录相拍摄手术全部过程,有时为拍得清楚,专家侧着身子手术。一个月时间,杨苏民经常连续在手术间站12个小时,学习了19例心脏移植。要离开美国时,美国专家在家中宴请杨苏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从杨苏民这位好学专注的中国心外科医生身上,让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学习心脏移植的样子,他坚信,杨苏民教授肯定能做成心脏移植这件事。

患者在实施心脏移植后情况良好,感激杨教授。

心脏捐献:这是爱的奉献

人体器官捐献移植,连接生死。杨苏民教授介绍,心脏移植是把心脏缝上去的,一般要缝多针,主要针对扩张性心肌病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一般将已判定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类心脏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体胸腔内的同种异体移植手术。国际最长生存时间为30年,国内平均10年生存率在70%以上。杨苏民团队做的第一例移植手术是一位49岁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接受了一名27岁小伙子的心脏移植捐献,这位小伙子不幸高空坠落,当场脑死亡。家人把他的心脏、肝、肾全部捐献。家人说,虽然亲人离世,但他器官的生命在陌生人身上得以延续,感到欣慰。对于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患者来说,他们重获新生。

现在国内对人体器官捐献理念越来越接受,设有专门捐献机构,青大附院也有专门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目前在青大附院等着做心脏移植的患者有20余人。世界卫生组织年调研得出的全球器官移植情况是,每年全球实施近12万例器官移植手术,但这只能满足不到10%移植等待者的需求。

生命是神圣的,每一个挽救生命的方式都是壮举,尤其那些捐献者,他们的爱心令人崇敬。

看点:杨苏民教授告诉记者,青大附院之所以能够填补青岛心脏移植技术的空白,医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得益于团队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更得益于无私奉献的爱心捐献者及家属。微创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青岛在这个大趋势下已经占领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健康记者张丽玲:

传播权威资讯服务百姓健康

张丽玲,青岛晚报资深健康记者,从业三十余年,对健康新闻报道有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她的健康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wh/8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