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分: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a-亚麻酸56.5%、亚油酸15%、富含维生素E、多肽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
2.功效:能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梗塞、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糖尿病、降血压、减肥、抗炎、保护视力、增强实力。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预防高血压病是保护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环节。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
1
损肝肾功能
高血压对于人群的危害中直接的急症(高血压危象)是少部分人群,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真正的危害在于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使得肝肾脑冠状动脉等等全身靶器官血管广泛病变。如果血压长期不控制好,出不了三五年这些靶器官就会受损,随之出现冠心病脑梗死肝肾损害等各种并发症。
2
眩晕
头晕(眩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也有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可妨碍思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长期血压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是高血压病人头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长期血压增高的病人,对较高水平的血压已适应,当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得太快、太低时,因为脑血管调节的不适应也会产生头晕。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尽早治疗。若眩晕伴有短暂的反复出现的脑缺血神经症状,或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失去平衡、无法行走时,要考虑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
头痛
高血压病人往往伴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阵痛,一般发生在枕部和两侧太阳穴,尤其是睡醒时,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但如果频频感到头痛或头痛十分厉害、同时感到恶心欲吐时,就应特别注意病情转化,警惕突发事件。
4
心悸
高血压病人在初期血压升高时,神经调节失去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引起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这时可能会感到心悸。一般认为,高血压早期或轻型高血压,其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功能性的,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不必过分紧张。但伴随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使心脏结构重塑,产生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从而改变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而产生心律失常。伴有心律失常的高血压病人属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可诱发心绞痛甚至猝死,因此在高血压病人中若自觉心悸应作心电图检查及早诊断,以利于及早治疗。
5
胸闷
胸闷可能是功能性自我感觉,也可能是心脏以外的因素引起的,从高血压病角度分析,胸闷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早期高血压在心脏代偿时期发生的胸闷,往往是神经性的,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血压长期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渐渐引起心脏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就会感觉胸闷。●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如早搏)或出现心力衰竭时,无论在安静或活动状态都会感到胸闷、气促和心悸。●高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常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6
肢麻
高血压病人可能出现手足麻木和僵硬的感觉,也可能出现蚁行感,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病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肢体局部供血不足所致,即通常人们所讲的“气血不和”。通过控制血压和对症治疗,一般均可逐步缓解和消失。高血压病人如出现手足麻木还应当考虑合并存在的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和肩、颈、腰、腿痛,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起末梢神经炎等病变,也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的症状,应加以警惕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