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凝时出血,要警惕癌症西班牙研究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65041.html
出血是应用抗栓或抗凝药物时比较常见的事件。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如在抗凝或抗栓治疗期间尤其早期出血,要高度警惕出血部位是否有肿瘤。例如,在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基于COMPASS研究的分析提示,抗栓治疗6个月内发生胃肠道或尿道出血的患者相应部位出现肿瘤的风险较未出血者分别增加12倍和82倍。75%以上的癌症在抗栓后出血6个月内确诊。11月3日,来自西班牙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注册登记研究也表明,房颤患者在口服抗凝治疗期间,胃肠道、泌尿生殖道、肺部任何类型的出血需要警惕癌症。该研究纳入例房颤患者,其中近7成口服华法林,其余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药。近1/4(24.8%)的患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出血。3年随访期间,5.5%的患者新诊断癌症,其中41.3%此前有过出血;胃肠道肿瘤最常见(33.8%),其次是泌尿生殖道肿瘤(29%)和支气管肺癌(7.7%)。在抗凝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患者中,9.1%诊断癌症,且大多数癌症是在发生出血事件6个月内新发现的。分析显示,与未出血患者相比,发生出血的患者新诊断癌症的风险增加2.2倍,其中出现胃肠道出血的患者新诊断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增加17.1倍,肺部出血的患者新诊断支气管肺癌的风险增加14.8倍,其他部位出血的患者新诊断癌症的风险增加1.3倍。研究者强调,房颤患者抗凝期间一旦出现任何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即便是小出血,都要迅速、仔细地评估出血部位是否有肿瘤。来源:NewCancerDiagnosisAfterBleedinginAnticoagulated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Originallypublished3Nov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wh/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