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是心脏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诊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发现有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
综合判断早搏是“良”还是“恶”1、把年龄与早搏相结合作病因诊断缺乏科学根据,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正确认识良性早搏不但是病人的事,需要认真对待!
2、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摸自己的脉搏,越模摸越紧张。也有不少医生或病者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需要谨慎对待!
3、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产生症状,如症状确系早搏直接引起,应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例如心得安、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用心得安、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不可使用对脏器毒性作用过大的口服用药即可,不必静脉用药。
4、没有心脏病的早搏之所以称之为良性,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它的预后良好。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者,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对有症状者,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所致的症状,应充分解除顾虑。
良性早搏无需治疗通常,感觉心悸、心慌、心跳不齐的人群,专家建议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如果早搏的数量在个以内,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问题,多数是良性。如果数目超过个以上,而且形态显示有多个点异常,很可能就是一个恶性早搏。
恶性早搏会引发室速、室颤(在心电图上伴ST抬高),这种情况较为危险,极容易发生心脏猝死。这种情况一定要积极治疗,用药物或射频治疗。不过药物治疗只能控制和改善症状,多需终身服药,而射频消融术对恶性早搏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如果各项检查均显示是良性早搏的话,可以不治疗或仅以改善症状的治疗为主,比如服用中成药改善症状。朱洁明说,对于良性早搏,建议避免着急、生气和紧张,保持良好睡眠,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从生活方式上尽量避免早搏的发生。
名词解释:早搏正常的心脏先有电的激动,后有机械性收缩和舒张,从而有节奏地泵出血液,供应人身脏器的代谢需要。心脏电活动的起源点是右上方的一个微小结构──窦房结。在正常成人休息时,窦房结有规律地每分钟发出60-次电脉冲,向整个心脏传布。
随着运动,窦房结发出电脉冲频率加快。如果窦房结之处的心脏组织,如心房或在心室在窦房结以正常节奏发出电脉冲之前抢先激动,控制心脏的电活动,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