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医院心脏介入科电生理团队在中组部第十七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副院长张凤祥博士的带领下,医院首例“三尖瓣环靠近HIS起源的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良好。
三维标测图
术前体表心电图据了解,患者为52岁男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悸、胸闷不适2年,加重半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次,约占总心搏负荷的25%,医院就诊,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仍有明显心悸不适,医院就诊,张凤祥博士详细查阅分析了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及时安排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手术取得成功。
术后心电图
据张凤祥博士介绍,该患者室性早搏消融是在EnsiteNavx心脏三维标测系统标测下,经右股静脉导入消融导管,先在瓣环区粗标,确定起源范围在HIS旁,再进行HIS附近精细标测,确定消融靶点。该患者标测靶点比体表QRS早56ms,使用10w,55℃试消融,放电10s,早搏消失,遂提高至15w,放电40s巩固消融。并行心室刺激、药物诱发等反复验证,仍未再诱发出原室行早搏,手术取得成功。
据了解,三尖瓣环HIS起源室早消融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术者电生理水平及导管操作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该手术的完成,医院三尖瓣环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空白。
专家介绍
张凤祥,南京医院(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失常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医科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现挂职医院副院长,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多项西部领先、省内领先、省内首例、医院首例等临床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组织召开全国心律失常会议1次,编写《青藏高原心房颤动预防手册》,开展青海省心律失常大讲堂18讲,步伐走遍青海省各大州县,开展博士团医学大讲堂、义诊及教学大查房活动,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品格,恪尽职守服务于青海人民。
常荣,医学博士,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院科教处副处长。宁夏医科大学、苏州大学、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海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海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全国委员。青海省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在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疾病诊疗特别是在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植入程控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疗领域具有丰富经验。长
按
关
注
谢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与分享哦!
审核/党办
文图/心内科
排版/何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