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异形,他的存在更让人恐惧

六月转眼进入尾声,不论你去影院看了什么电影,《异形:契约》是一定不能落下的。

此次原作导演“老雷”雷德利·斯科特回归,亲自指导制作,水准一如既往的高。

但由于剪刀手的原因,《异形:契约》真的成了大家口中的《巳开:大勺》么?

我们还是从《异形1》说起。

《异形1》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开创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新电影模式:太空惊悚。在无垠的太空和封闭的飞船内,一只恐怖外形怪兽肆意虐杀人类,这个模式到现在都被沿用着。而其灰暗,光影分明的格调也对电影摄影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就拿刚下映没多久的《异星觉醒》来说,很难让人不和异形联系到一起。

《异形1》凭借万的低成本拿下过亿票房后,又拍了几部续集,捧出了好几位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让皮埃尔·热内都曾拍过异形。但这个系列的灵魂人物,必须是雷德利·斯科特。

他在拍摄《异形1》后,又拍出了《银翼杀手》《角斗士》《末路狂花》《火星救援》《黑鹰坠落》等多部佳作,每一部题材都不同,堪称是好莱坞最全能的导演。

《火星救援》剧照

广告拍摄出身的他能够积极的接受新的潮流并改变自己。当他决定重新开启“异形宇宙”时,他知道异形系列原本的小成本B级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于是他构建出更加宏大的异形前传系列。

在同辈或隐退或过气的情况下雷德利·斯科特依旧创作力十足,依靠的便是他对电影的敏锐触觉。而之前的采访中有人问到他是如何保持活力和创造力,老雷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我可能就是个人工智能。”

也多亏了这位“人工智能”,即便遭遇剪刀手,《异形:契约》依旧是部高出平均水准不少的优秀大片。电影虽然被删减了一些重要镜头,但并没有对整体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你想想看《异形1》的时候异形出现了几分钟?仅仅只有4分钟!而且还是在影片大约过了1小时后才首次出现。但《异形1》无疑就是最经典的科幻惊悚片!

一部惊悚片是否足够抓人,关键并不在于怪兽的造型有多可怕,而在于怪兽出现前的那几分钟能不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和不安。所以我要说,删减并没有破坏掉雷导优秀的氛围营造。

在《异形:契约》的第一次故事高潮中,晃动的手持镜头,安全舱忽明忽暗的灯光和焦躁的快速剪辑,即便异形始终没有出场,但凭借高明的场面调度技巧还是造成了极强的压迫感和代入感。不但故事模式继承第一部,整体基调也回归了幽闭恐怖风格。

这便是异形系列的奥义:没出现的才是最恐怖的。

所以《异形:契约》遭遇阉割,却给所有国内导演上了一课:如何在没有怪兽露面的情况下拍好惊悚电影。

作为一部续集,导演没有故步自封。在《普修》的设定基础上,导演为《异形:契约》开了更多更大的脑洞扩充世界观。故事不再局限于异形对一小艘船队的虐杀,而是探讨它身后更为庞杂的背景和意义。并跳脱出人类受害者的位置重新反思生物间的关系。异形,工程师,生化人,人类,谁都认为自己是主宰,谁都想毁灭和支配对方。

在我看来,其宏大的主题,世界观和宗教的隐喻已经让它脱离了爆米花电影的范畴,也确实让不少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但普罗米修斯号的坠毁,大卫用黑水毁灭造物者,以及结尾的异形决战等大场面都足够震撼,平衡了整部影片的节奏。

开始说《异形:契约》之前,还是说两句《普修》。

剧透分割线

年,老雷重新开启“异形宇宙”,讲述异形起源的《普罗米修斯》上映。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后来他因给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惩罚。他被绑在高加索山,每天被老鹰啄食肝脏。

在影片中,肖博士一行人从远古壁画发现了人类起源的信息,于是决定前往宇宙中探寻真相,他们乘坐的飞船叫就做普罗米修斯号。

普罗米修斯号最终为了拦截载满黑水,想要毁灭地球的外星飞船而被撞毁,这个名字的寓意不言而喻。

但片名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喝下黑水,牺牲自己而创造了人类的“工程师”。

工程师不仅创造人类,也如同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教导人类,给人类带来文明,并指引人类寻找他们。

当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工程师其实变心了,他们其实想要人类灭亡。这是为什么呢?肖博士最后带着疑问和大卫的脑袋乘坐工程师的飞船去寻找答案。影片也留给观众不少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团。

异形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异形和人类一样是工程师创造的么?这个异形神像是怎么回事?如果异形由工程师创造,他们为什么要把它像神明一样供奉?黑水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约等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面对这些终极难题,导演和编剧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至少,他们展示了如何孵化出一只异形。

根据此前导演宣布的拍摄计划,前传将有三部曲,按照时间线,《普修》是第一部,而《异形:契约》则是最后一部,中间还有一部作为两部的衔接,这个拍摄思路也是很清奇。所以想完全搞懂异形的来龙去脉,还是得等下一部上映?

在《异形:契约》正式拍摄前,导演曾说这一部的名字会是《异形:失乐园》,事实上这一部的故事确实更靠近《失乐园》。不管怎么说,两个名字都宗教意味十足。

契约(Covenant)其实应理解为约柜,Covenant同样也是飞船的名字,船员身上的logo也是约柜上智天使的形象。

《异形:契约》的故事发生在《普修》10年之后,一群宇航员乘坐契约号前往遥远的星系寻找殖民地,却被肖博士的信号吸引来到了另一颗星球。在山与水的平静下,孕育着异形的新生命Neomorph。

正当队员被Neomorph屠杀时,生化人大卫出现,拯救了他们,带着他们来到了庇护所。

回想一下大卫在《普修》里都干了什么?他偷偷把黑水放到酒里让霍罗威喝下,导致肖博士和霍罗威XXOO后怀上了小章鱼。所以对人类早有异心的他怎么会好心帮助这些人呢?

事实证明,他就像《失乐园》中的一心想要报仇的撒旦一样,他是为了将这些船员引入“地狱”。而这个“地狱”,曾经是工程师们的故乡,工程师们则已经被大卫用黑水赶尽杀绝(一次性解决掉普修中的坑)。

工程师曾经创造了人,人类创造了生化人,可作为生化人的大卫却能毁灭工程师。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卫竟然可以指挥并沟通Neomorph了!他的野心已经膨胀到极限,他当然认为自己已经凌驾在人类之上。

于是他在片中也说出了失乐园中撒旦的名句:“宁在地狱为王,不在天堂为臣。”

BettertoreigninHellthanserveinHeaven.

从大卫诞生之初与主人彼得·维兰德的交谈,再到经历了《普修》中的一切,最后到《异形:契约》中,他与沃尔特、船员之间的对峙,他的思维和情感越来越复杂,他的认知已经超越人类,他想要创造。

而正是这些看法,使得大卫成为了比异形更加危险的生物,也让他成为了这个前传系列中的绝对主角。再加上和大卫同款的沃尔特,两位生化人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

联系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或者未来某一天,大卫真的会诞生,而他可能比异形更让人恐惧。

在整部异形系列中,四部正传和前传应分开看待,正传是感官享受的恐怖刺激,它的魅力在于人类在未知强大恐惧下被虐杀的惊险。是类型电影的经典范例。

但《普修》在异形系列中则是一部非典型,创造异形的造物主“工程师”的加入,让这个前传比异形四部曲更具有哲学意味:人类从何而来?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如果我们是被创造出来的生物,那我们和生化人,甚至和异形是否具有区别?

《异形:契约》同样秉承了这一主题,大卫对他的造物主人类产生厌恶甚至鄙夷。用自身的行为嘲讽着人类的矛盾:创造一切的同时,也在毁灭一切。

他自称深爱肖博士,却将她做成了培养皿,他同情另一个生化人,却又对他做出最残忍的伤害,他就像一个镜像的人类,只是站在不同立场。

而在最后大卫将异形胚胎悄悄放置于船舰,配着荡气回肠的交响乐《众神进入英灵殿(enizugdergoetterinwalhall)》缓步而去之时,多么令人不寒而栗,我们创造出来服务于自己的奴仆,却成为比我们更加理智和完美的存在。

“如今,一切已荡然消亡,环绕着这巨大的遗迹,只有孤寂的平沙伸向无边的远方。”

——《奥斯曼狄斯》

异形:契约

小盾评分,★★★★

(满分五颗星)

给法鲨的水仙之吻点赞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wh/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