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不是病,也没有独立风险
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它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早搏一像是你突然在街上遇见刘亦菲,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
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我看过很多儿童早搏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早搏数1万至2万多,孩子们无一人有症状。但成年人有症状者很多,症状可能与早搏有关,也可能与焦虑有关。因对早搏不了解,或医生对早搏未做解释或者错误解释。
所谓早搏,术语叫期前收缩。是指在正常的心脏搏动之间出现提前发放的冲动,可偶发或频发,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
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但早搏不是独立的疾病,也不具有独立的风险。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最好的治疗是不用药、不治疗。有心脏病的早搏,应治疗基础心脏病而不治早搏。
早搏可伴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也可因其他疾病如甲亢,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引起。CAST研究显示,有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越积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越多。
有病因的早搏,需要客观评价基础疾病,制订合理方案。但在门诊就诊的,绝大多数是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房早或室早。我们主要来了解这类早搏。
早搏有症状吗?
有,有些还很明显。病人会觉心脏跳一下停一下,过于频繁的早搏会出现乏力,头晕。这种不适促使他们踏上了漫长的反复检查和求诊之路。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早搏,有人没有?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神经官能症,紧张焦虑疲劳,吸烟饮酒喝茶者更易出现。它来自于心脏异位兴奋性增高。
早搏的确诊来自心电图。偶发与频发的区别是指1分钟早搏的次数。超过6次就是频发。有的患者动态心电图24小时可达几万次。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早搏的预后很好,基本与正常人无异,虽然最新的心肌磁共振发现长期频发室早患者心肌出现云雾状改变,这个改变的临床意义还不得而知。
遇到早搏怎么办?
询问病史,排除基础心脏病
先问问除了早搏症状,还有没有其他症状,有没有基础的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衰、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肺心病、瓣膜病等等;如果有,那么首先考虑早搏和基础的心脏病有关系,治疗当然以治疗原发基础心脏病为主。
所以,对这种没有基础心脏病早搏的治疗,2个目的。一是减少早搏次数,二是缓解症状。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去除诱因,诱因不除,用药也枉然。老公不忠的,趁早换掉;工作不顺心的,辞职去旅游;儿女不孝的,赶出家门。戒烟戒酒戒赌戒嫖,不熬夜打游戏搞网恋。睡眠不好,没关系,吃点安眠药,一颗不行吃两颗,两颗不行出门跑10圈,累个半死一定睡成死猪。
当你勤勤恳恳,变成超级优秀公民仍早搏不断,是时候吃药了。哪些药可以吃?抗心律失常药很多,但其中不少副作用也很大,选错药,早搏没好,室速来了。最安全最有效的,是B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和比索洛尔。当然,如果你有哮喘,周围血管病,基础心率慢,也不能用。另外,这类药还会引起阳痿,不过,频繁早搏的你焦虑紧张,也差不多痿了,还是吃药先,治好病,幸福生活继续向你招手。
B受体阻滞剂无效的话,你就要找个专科医生看了。还可以选可达龙,心律平,异搏定等等。中成药有效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基本无效。
如果尝遍百草仍继续早搏,怎么办?看早搏次数,我们不能根据一份心电图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根据一份心电图就给患者开药治疗早搏!因为我们的心跳一天要跳10万次,不能根据10次来评估10万次!
24小时1万次以下的,继续修身养性尝百草,跳着跳着就没感觉啦,该干嘛干嘛。24小时几万次的,还有最后的法宝:射频消融手术。是否适合做,得由电生理医生评判。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可以主观感觉很不适,却不会有性命之虞。房颤之类的心律失常,可能没有症状,却会带来严重后果。心脏早搏,需要具体对待,有的可以不治疗,有的必须用药,有的需要手术,有的甚至会引起猝死!
评估某种疾病是否严重,医生的本能是看预后,不是看你嚷得多厉害。正如冠心病也要分为会痛不会死,会死不会痛,治疗策略自然不同。
所以,说早搏不是病不用治疗,还是早搏必须吃药都是谣言!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