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宝年间,
福建莆田有一位名叫林披的官员。
他曾经做过太子詹士,
也就是辅佐太子的官员。
做官不是什么稀奇事,
林披还有一个过人之处,
他的儿子们个个都很厉害,
兄弟九人皆官居州刺史,
放到现在就是当地的省级大员,
是一方的父母官。
可见家庭教育非常成功。
历史上把这一支林氏族群,
称为唐代九牧家族。
这个家族人才辈出,
先后诞生了10名状元。
“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林元培
也出自这个家族。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科学家
也是唐代九牧家族的后人,
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母”、
“太空材料之母”的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唯一的女性,
林兰英院士。
年2月7日,
在闽中莆田城厢下务巷
御史大夫第的最后一进院子里
林兰英诞生了。
林兰英的父亲林剑华,
当时只有十八岁,
还在上海大学文学系读书;
林兰英的母亲周水仙,
是个传统大家庭里典型的贤妻良母。
在那个家庭里,
头胎生下女孩,
被认为是“无用”的表现,
虽然是个大家庭,
但是林家的生活却并不舒适,
从四岁起,
林兰英便开始承担家务;
五岁开始,
林兰英要负责一大家人做饭,
要拖着一米多高的大扫把
参加家庭轮流清扫庭院的任务,
要无时无刻不把弟弟
背在背上照看着,
还要忍受来自伯母的刁难。
六岁那年,林兰英得了天花。
在病中,她看到了放学归来的小学生们,
萌生了去读书的念头。
林家从来没有女孩读过书,
倔强的林兰英去找祖父,
可是母亲始终不同意,
六岁的孩子居然绝食了两天,
年,林兰英终于进入小学学习。
母亲同意她去读书的条件是
回家后必须承担所有家务,
她的作业只有到了午夜时分才能做,
这也使得她养成了
养成了每天睡6个小时觉的习惯,
这习惯延续了几十年。
年,林兰英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
考取了莆田当地最好的高中
——省立莆田中学(今莆田一中)。
她是全年级唯一的女学生。
年,林兰英高中毕业了。
报考了福建私立协和大学。
这所大学在当时与北京的燕京大学、
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南京的金陵大学、等高等学府齐名。
林兰英考上了协大物理系,
成为了莆田地区第一位女大学生,
被誉为“莆田第一位女状元”。
年8月9日,
怀揣着宾夕法尼亚大学
迪金森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林兰英登上了开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
很快,林兰英的突出表现
在异国他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她的法语成绩从零开始,
很快就成了班里的第一。
数学系主任埃尔教授
把自己正在编写的专著
《微积分》交给林兰英,
让她为书中的习题作出解答,
当林兰英把自己的答案
交给埃尔教授的时候,
林兰英答案的简洁,
思路的奇特,
从此她成为了学校的“东方才女”。
一年后,林兰英完成学业,
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她获得了美国大学荣誉学会
迪金森分会奖励的一枚金钥匙。
金钥匙是智慧的象征,
一般是颁给在校连续四年成绩优秀的学生,
林兰英只用了一年就获得了它。
在数学领域已经颇有造诣的林兰英
却决定停止在数学王国的航程,
打算转换到物理专业。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
运用固体物理理论解释了半导体现象,
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半导体锗单晶,
引起世界反响。
有过物理教学经验的林兰英,
敏感的认识到固体物理
对国力的促进作用,
她想起了落后的祖国。
年6月,
林兰英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成为了宾大建校年历史上
第一个的中国女博士。
之后,在导师罗思先生的举荐下,
林兰英成为了美国半导体研究
与制造业的领头羊
索菲尼亚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在那里她的才能充分显现,
她使公司成功拉制出第一根硅单晶。
众多周知,
硅单晶是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
纯度要求达到99.%,
甚至达到99.999%以上,
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
后来又为公司解决了硅和锗的
欧姆接触问题,
林兰英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新星。
在事业的鼎盛时期,
林兰英选择了回国。
新中国百废待兴,
制取硅单晶最需要的
保护气——氩气更是稀缺,
这种气体国内不能生产,
又被列在国外的禁运名单上。
最终,林兰英想出了抽真空的方法,
并且把她在美国发明的
籽晶保护罩运用到了制造过程中。
年,中国第一根硅单晶诞生。
林兰英又把目光投向了
硅外延材料的研制。
这是一种具有两层硅
单晶结构的材料,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硅单晶的基础上,
她又一次成功了。
这种硅外延材料制作的
一些新型硅器件,
使得军用雷达、电台、遥感测量仪器
的工作更为精确可靠。
这种材料在第一颗原子弹的
制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后她的人生就与
我国半导体研究的
无数次“第一”连在一起,
年,林兰英和同事们异想天开,
利用卫星拉制成功了两块太空砷化镓单晶,
这一“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