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脏排血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而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临床常见心力衰竭一、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排血量短期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常见于严重的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室流出道梗阻、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室间隔穿孔,输液过多或过快;快速异位心律、严重心律失常、显著心动过缓等。二、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它是指由于致病因素使心脏长期处于压力和(或)容量负荷过重状态,造成心脏贮备力耗竭,代偿功能丧失,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维持身体代谢需要的循环障碍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循环障碍,主要是体、肺循环的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不足。可分为左侧心力衰竭、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一)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是心力衰竭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类型。它是指左心不能将肺静脉回流的血充分排出,引起肺淤血和动脉系统缺血,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可分为左房衰竭及左室衰竭。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根据病情轻重由劳力性呼吸困难直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二)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是指右心不能将静脉回流血液充分排出,引起体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常继发于左心衰竭致肺动脉高压,也可因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疾病所致。
临床表现:体循环淤血征象,如胸水、腹水、颈静脉怒张并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发绀、腹胀、肝肿大,甚至出现黄疽、心源性肝硬化等;有相应心脏病的体征,因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心衰竭的基础上,故常有左右心扩张,肝脏有扩张性搏动以及二尖瓣区有收缩期杂音(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右室性第三心音或奔马律。
实验室检查:①X线检查可有右心或左心扩大,伴有胸腔积液;②心电图示右房、室肥大、电轴偏离;③静脉压明显增高;④重度右心衰竭时可有肝肾功能异常;⑤超声心动图有右房、室肥大。(三)全心衰竭
全心衰竭的病理变化是既有肺循环淤血又有体循环淤血。大多数由左心衰竭发展所致,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其临床表现为左心和右心衰竭表现的综合,但二者的程度可能不同,常以一侧为主。三、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舒张功能异常时,左心室在舒张期接受血液充盈的能力下降,只有在过高的充盈压(左心房压)时心室才能接受正常量血液充盈,以保持正常心搏量。严重的舒张功能异常,左心房压力上升,引起肝淤血,故舒张性。
临床表现: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多为肺淤血);②左心室不大,左心室壁大多增厚,左房增大;③左室舒张功能异常;④对洋地黄类药物反应不佳。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见于下列疾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肥厚;限制型心肌病如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心包疾病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虽主要改变也是舒张受限,但不同于上述心肌疾病,治疗亦完全不同。严重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常伴有舒张功能异常,随着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改善,舒张功能亦可恢复,这和上述问题的性质不同。四、难治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4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张剂治疗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方可称为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可能是。已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考虑不周,治疗措施不力或不当所致,必须深人地探讨其原因。一般应首先对下列因素作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①原有心脏的状态发生变化,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伴风湿活动,可使心功能障碍加重;②合并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增加心脏负荷而使心功能状态恶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其临床表现常不明显,致使临床诊断比较困难;③伴发的疾病,如高血压、贫血、肺栓塞和肾功能障碍等,均可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④钠盐摄人过量,对食物及药物中的钠摄入未作适当限制,可使体液储留加重,而且可能削弱利尿剂的作用;⑤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及其任何原因所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均可影响心脏功能,以致心脏功能障碍恶化。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wh/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