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史的57岁女性,目前正在服用地高辛,就诊时感到心跳加快。心电图如下:
02讨论:该心电图有何异常?
该如何讨论呢?
03解析:心电图显示心率有规律不规律,长(┌┐)短(└┘)RR间期交替。平均心率是每分钟72次。QRS波时限(0.08秒),形态正常。电轴生理性左偏。QT/QTc间期正常(/ms)。在长RR间期后QRS波前存在P波(+),在导联I、II、aVF、V4-V6导联P波为正;因此这是一个窦性P波。
早的QRS波(^)之前并没有P波(即心房活动)。因此,它们不是起源于窦房结或心房肌。然而,它们是狭窄的(因此是室上的,因为它们是通过正常的希浦氏系统传导的),并且具有类似窦性波的形态,尽管在一些导联中它们的振幅(↓)不同于窦性波。这是一种二联律(交界性二联律),经常出现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中,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
肢体导联可见负的切迹,在QRS末端。这是一个逆行的P波(↑),在II导联中尤其明显。然而,并非所有交界性早搏都有可见的逆行P波。振幅的差异反应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这个结构的异位病灶的结果是,与起源于心房并通过房室结传导的激动相比,在不同的位置(由一系列传导通路或轨迹组成)进入HIS束。与来自心房的冲动通过房室结传导相比,交界性的早搏通过希浦氏系统的不同传导束传导。它们的振幅和/或电轴通常与窦性波不同。
交界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因此,除非症状非常明显或伴有其他持续性心律失常,否则不需要治疗。该患者的第一种治疗方法是停止使用地高辛,因为它不适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地高辛仅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不能恢复或预防房颤(可能与明显心力衰竭相关的房颤除外)。在该患者中,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和心力衰竭的改善可能导致房颤逆转。然而,地高辛的主要适应症是减缓房室结传导,从而降低持续性房颤期间的心室反应率。如果早搏持续并伴有症状,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减少与这种心律失常相关的感觉。心悸症状的机制通常是与早搏后收缩力和搏出量的增加相关。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心率的收缩力,通常可以缓解症状,尽管它们通常不会抑制心律失常。
参考资料:Podrid心电图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心电图挑战
如何辨认超急性T波?
心电图挑战
一位头晕的老年患者!
病例丨一文带你了解LBBB合并AMI心电图的研究进展
墨染茶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