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基础测试题

护师倒计时:39天

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一般

A、<20×10?/LB、<30×10?/LC、<40×10?/LD、<50×10?/LE、<60×10?/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去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水平低于20×10?/L,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30-80)×10?/L(A对BCDE错)。

2、某人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而就医。化验:血红蛋白g/L,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3.0×10?L,血小板20×10?/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类贫血,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感染综合症。分析题干,该患者骨髓增生不良,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g,女性~g)、红细胞(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白细胞(正常值4.0~10×10?/L)、血小板(正常值~×10?/L)均低于正常,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同时,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贫血较轻,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者贫血为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症状较轻,因此首先考虑患者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对B错);急性白血病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为主(C错);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主要以出血倾向、乏力、血栓形成等表现为主,骨髓象表现为巨核细胞发育障碍、红系和粒系以及单核系正常(D错);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引起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骨髓象表现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E错)。

3、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

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X线检查D、血培养E、免疫学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内膜表面微生物感染的一种疾病,常伴赘生物的形成。临床相关诊断手法中,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5%(D对);心电图偶尔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房室、室内传导阻滞,后者提示主动脉瓣环或室间隔脓肿(A错);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赘生物、瓣周并发症,可协助诊断(B错);X线检查可发现由于病变引起的脓毒性肺栓塞所致的肺炎,CT有助于脑梗死、脓肿和出血的诊断(C错);免疫学检查可在循环中发现免疫复合物(E错)。

4、房颤患者的异位心律失常,护士在进行电复律治疗时错误的操作是

A、绝对卧床保暖B、电极放置位置正确C、放电时抢救人员离开床沿D、电极涂抹足够的导电糊E、非同步电除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心房颤动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对于房颤患者的异位心律失常,护士在进行电复律治疗时需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而非非同步电除颤(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电极涂抹足够的导电糊,放电时抢救人员离开床沿,患者绝对卧床、保暖等(ABCD对)。

5、属于血液系统监护检查的是

A、血尿肌酐B、血肌酐C、血小板D、血糖E、血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血液系统的监护检查包括以下项目: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及3P试验等,因此血小板是血液系统监护检查项目之一(C对);血肌酐和尿肌酐是肾脏检查项目之一(AB错);血糖是糖尿病重要检查项目之一(D错);血氨是肝脏检查手段之一(E错)。

6、血清蛋白显著降低应考虑

A、肝硬化B、肺炎C、支气管炎D、哮喘E、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清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水平调节,在肝脏合成后基本全部分泌入血。清蛋白降低主要见于肝脏疾病,若清蛋白严重减少应首先考虑肝硬化的可能,因为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功能严重损失,清蛋白合成显著降低导致血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A对);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贫血对清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BCDE错)。

7、洋地黄中毒的主要表现不包栝

A、恶心、呕吐B、室性早搏C、水肿,蛋白尿D、黄视或绿视E、视物模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洋地黄中毒是由于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可表现为一定的临床症状,但水肿及蛋白尿不是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黄视绿视)、心脏毒性反应(室性早搏等各种心律失常)等(ABDE对)。

8、粒细胞核左移提示

A、过敏B、脱水C、失血D、感染严重E、酸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具有趋化、吞噬和杀菌作用,当粒细胞发生核左移时,常提示机体存在各种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D对);其他引起粒细胞核左移的情况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过敏、脱水等(ABCE错)。

9、测定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菌,最有效的方法是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PPD试验C、X线检査D、CT检査E、痰结核菌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临床应用测定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菌最有效的方法为PPD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患者曾有结核感染,现在并不一定患病,若呈强阳性则提示活动性结核病,临床中PPD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大于成人(B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A错);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手段,CT检查可发现微小或隐蔽性病灶,对了解病变范围,帮助鉴别肺病变有效(CD错);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特异性方法,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的(E错)。

10、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药物是

A、青霉素B、红霉素C、水杨酸制剂D、维生素CE、维生素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指儿童时期(16岁以下)不明原因关节肿胀、疼痛持续6周以上者。临床治疗原则是控制病变活动度,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和肿胀,预防感染和关节炎症加重,预防关节功能不全和残疾,恢复关节功能及生活与劳动能力。其中药物治疗以水杨酸制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C对);青霉素、红霉素为抗生素类药物,不是主要治疗用药(AB错);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不是该病的临床治疗用药(DE错)。

雪狐狸

一个有温度

专业的护考平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xzzb/8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