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早搏心慌的感觉你有过吗

凤凰山图片分享 http://www.jpnmingguwu.com/fhly/6301.html

时常听周围人说心里慌慌的难受,却不知如何改善,医院也没有好的办法,有的难受时忍一忍就过去了,除非严重到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候,才会想到要好好调理一下不安分的心脏,又往往求医无门。

其实这种感觉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早在仲景时代就被记录了下来,并且经典方剂“炙甘草汤”,就躺在《伤寒论》中,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注:血不足以荣脉,则脉结代。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此大虚候,伤寒见之,慎不可发汗,炙甘草汤主之。

何谓“脉结代”?

仲景云∶脉来缓(缓当作迟)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此动而中止复来,代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现代西医的解释就是这样的:结代脉就是西医所说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一般患者会表现出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有一部分患者因病程较长,机体耐受,自觉无明显症状。

这些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但是据我所知,处理这些症状最好用的办法就是经方“炙甘草汤”,我自己用此药的经历记录在了往期文章心脏病的经方治疗实录里了,今天是给一位同事用此药的经过。

同事大姐,年芳六七,秀外慧中,平日红光满面,说自己不舒服时,常引来我们的一番打趣。上周某天清早找我摸脉,说自己好多天“慌慌心”,问我有什么办法。

当时她刚从楼下上来,稳了一会儿心神,我双手搭在她左右寸关尺上,首先是虚而涩的感觉,但并没有摸到“结脉”,问她“现在是不是没有难受?”“现在还好,没有不舒服。”然后我继续仔细探寻,浮中沉,一点一点,然后大约两三分钟后,终于“抓”到了一次。没错,就是它!

放下大姐的双手,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她的舌象。然后对她说:“气阴两亏,有结脉,给你开副汤药吃如何?如果有效估计一剂知,两剂愈!”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我是半开玩笑的,不过因为自己用过,也见过很多此类医案,她的问题并不严重,所以才敢斗胆说出上面的话。

炙甘草12克,人参6克(可以用党参代替),生地48克,桂枝9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阿胶6克(后下),生姜9克,大枣10枚(切开)用黄酒和水按7:8的比例熬药。

给大姐写出方子,嘱咐她去抓药,并且详细交代注意事项:买一瓶黄酒,和水按7:8的比例兑好,泡半小时,药汁煮到剩一碗的时候,将阿胶放到碗里,用滚开的药汁冲阿胶。

效果是否如我当初夸口的呢?

这次果真被我言中了,“一剂知,两剂愈”,同事大姐喝了两副“炙甘草汤”之后,“慌慌心”不再,问了几次都说“没有再犯”。

就这么简单,两副中药而已。

不过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在用这个药之前请先找中医大夫摸脉,看看是否对症。胡希恕先生提醒我们:心动为脉动之源,脉结代者,心自间歇,心动悸即其应也。此证有虚有实,本条是指其虚者。(注意实证不可以用这个方子)

又是年关将近,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在紧赶脚步完成本年的任务,以期过个轻松的春节,但劳心劳力之时请一定关照一下高速运转的身体零件,偶尔不适记得检修

分享/代替/赞赏

作者小雅:偏爱国学,热衷岐黄,研习针药,修身明德。愿用中医改变生活,护佑家人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xzzb/5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