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脏的重要性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成年人的心脏重约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作的功。 北京气候特点北京属于四季分明的城市,其气候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在四时中亦遵循这种生、长、收、藏的规律,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人体气血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则人体血管易于扩张,血液畅通易行,这个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夏天昼长夜短,人们的活动量相对增大,睡眠也相应减少,天气炎热,出汗易多,这就使体内的消耗增多,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即“逆夏气可伤心”。此时,如不注意加强对心脏的调护,则易受到伤害。同理,在冬季,草木凋零,大地封冻,万物蛰藏,气候寒冷,则血管易收缩或痉挛,气血凝滞沉涩,故冬季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要根据四时的变化和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对五脏进行调护和保养。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春、夏两季注意调养生、长之气,从而使心肝两脏功能旺盛;秋、冬两季注意调养收、藏之气,从而使肺肾两脏精气充足。
3
如何根据夏季特点保养心脏夏季是指立夏到立秋之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天气炎热,易使人烦躁、生气发怒,引起内火上升,夏季养心,一忌肝火、生气焦虑、抑郁;二忌心火,心烦懊恼、躁动不安。炎热之天,重在养心,保持心情平和,稳定情绪,保持淡泊宁静心态。进入长夏即夏秋交替之前,大致在农历6月份时,湿为长夏之主气。在南方炎热而多雨,在北方炎热似火,雨水充足,是天地间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因此湿病多见于这个季节。
健康人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要适应夏季的湿、热的气候特点,适当的到户外活动,使身体出出汗,让体内阳气能够宣通开泄于外。 冠心病患者夏季气压较低,空气湿度大,会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经常对流不畅通,冠心病患者就会觉得“憋气”,常出现胸闷、气促、心绞痛等症状。故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宜长时间待在户外,室内温度不易过低,空调维持在6℃最佳,切外出归来勿马上进入空调屋。②雷雨季节感冒多发,应及时治疗,防止加重冠心病病情。③保持平和心态,中午适当午休。④饮食清淡,摄取足量蔬果,保持大便通畅。⑤心内科门诊调整心脑血管病药物,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 心律失常患者夏季体表血管会扩张,大量血液聚集于体表,供应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且夏天人体出汗较多,血液较其他季节要变得相对黏稠,这都会使心律失常患者缺血缺氧反应加重,导致心律失常高发。故应注意: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午休;.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节制房事,预防感冒;4.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勿贪饮食,因为发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5.饮食以易消化、清谈、营养丰富、少食多餐、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清洁卫生、冷热合适、定时定量为原则,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浓茶、咖啡、香烟、烈酒、煎炸及过咸、过甜、过黏食品,少食细粮、松花蛋、动物内脏,兼有水肿者,应限制饮水量;6.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同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保持平和心态。4
门诊特点简介我们门诊上有很多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的病人前来就诊,运用中药辨证施治,疗效非常明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不难发现,往往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病情易发生反复,且不同季节疾病的轻重程度亦会有所不同,例如春季,肝气当令,阳气生发,故血压往往较平时升高,因此在中药里就应增加平肝潜阳、重镇养阴类的中药剂量。针对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我们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运用我的自拟方“养阴定悸方”,并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药味的加减,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无论是从理化检查结果还是患者自我感受来看,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我们临床上一位室性早搏的患者,初次就诊的时候4h动态心电图报告显示其室性早搏数为次,我们正常成年人一天心跳数为10万次左右,这位患者大约四分之一的心跳都是异常的,心慌心悸不仅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长此以往对于他的心脏也是有很大危害的。我根据症状及舌脉辨证施治,在“养阴定悸方”的基础上加减,前后治疗半年,患者自己感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很少有心通通跳的感觉,这次再做了一个“Holter”,室早数显示为0,疗效显而易见。类似这样的病例我们门诊还有很多例,症状减轻程度不一,但是均有明显的疗效。《灵枢·本神》云:“和喜怒而安居处”。“和”代表各部分功能的正常状态,“和合”是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阴阳调和,血脉调畅,则机体功能良好而病愈。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季节变化调养身体,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姚魁武中国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年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博士后工作站后,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家薛伯寿教授,熟悉薛老临床用药经验,并将其有效运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以及发热性疾病、亚健康调治、病后调理等的中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