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3·15”打假日了,
在我们忙着维权打假的同时,
是否有想过疾病也有“假”的呢?
其实比生病更麻烦的,可能就是“自以为病了”,
有些问题其实算不上“病”,也根本用不着“治”,
了解它们,才能不因为“假病”,放跑“大病”。
你被“假病”骗过吗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医院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成乳腺癌?”、“吃点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疗。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经前乳房会特别不舒服,感觉胀胀的,还有点痛,但姨妈过了胀痛就渐渐消失。另外,一些女性为了凸显“好身材”,内衣经常会穿得过紧;亦或时最近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心情比较郁闷,精神压力比较大,同样也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贾国丛介绍,乳腺增生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正常的生理现象,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较高的食品,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
“糜烂”一词威力巨大,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脑中已经脑补出“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进而波及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
在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介绍,宫颈糜烂是女性一种正常生理改变现象,并不能称之为病,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子宫肌瘤: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发现。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洪莉介绍,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cm,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白大衣高血压:与情绪有关
临床上,有1/3以上的难治性高血压是“白大衣高血压”。这些“患者”一到诊室测血压就升高,但如果在家自测,或者做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却往往正常。医院诊室给人们造成的紧张情绪有关。
如果测量血压的方法不对,也可能出现“假”高血压。常见的错误是测血压前没有安静坐着休息5~20分钟,上臂较粗的人没有使用较大的袖带,这都可能导致血压“假性”升高。
这些情况下,测得的血压不准,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等方法获取准确的结果,如果确认是“假”高血压,一般不必治疗。
※心脏早搏:无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的跳动应该十分规律,如果提前出现一次跳动,之后停顿一下,就像是演奏歌曲乱了节奏,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早搏发生率很高,除了心脏不好的人,正常人在精神压力大、吸烟、酗酒、喝咖啡和浓茶、失眠时,也可能出现。
有些早搏完全没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早搏的次数和感觉强弱也没有关系,有的人早搏上万次也没有不适,有的人早搏只有几十次,却能明显感觉到心悸、心脏停跳感等。
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无任何感觉,早搏数目也不多(几百到数千次),不影响日常生活,大多不用治。
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间久了还会对心脏结构造成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甲状腺结节:85%~95%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了体检报告中的常客。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显示,每5个人中就有近1人有甲状腺结节,其患病率已从原来的10.2%上升到18.6%。看到“结节”,有人会联想自己是不是得了肿瘤。实际上,85%~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既不需要用药也不需要手术。
在过去,很多甲状腺癌患者都是带癌生存的,因此甲状腺癌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之所以现在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如此之高,与现代医学影像学进步有关。
查出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需要做的是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定期甲状腺超声查体,警惕变异增大。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人体对关节负重老化的机体表现。有些骨质增生则是为了适应外力变化,人体关节和脊柱产生的自我保护反应。
其实,不用一看到骨质增生就害怕,它不一定是病。如果没有疼痛、关节肿胀、行动功能障碍(如不能伸直、弯曲肢体等)等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医院诊治。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要注意保养好关节和骨骼,避免骨质增生过快发展,建议不要过多负重,适度锻炼。一旦出现运动障碍,应及时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在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所以,几乎大多数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白杨介绍,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单纯性肝囊肿: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像得了肝癌一样,感觉人生无望,天妒英才,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医院外科主任施福田介绍,肝囊肿临床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是肝脏良性的病变。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以上,医院接受治疗。
※前列腺炎:被过度恐惧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只有不到10%由感染引起,大多数病因并不十分明确。
如果没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前列腺炎患者可通过避免久坐、多参加运动、杜绝辛辣饮食等方式缓解。但应注意定期体检,如发现明显异常,或症状较重,一定要及时就诊。
最后想提醒大家,虽然有一些“假”病和让人过度担心的病,但它们的判定都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如果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向医生求证。
如果发现自己的疾病是“假”病,虽然可能不用治疗,但也需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注意观察,一旦症状突然加重,要及早重视。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良好饮食、作息和锻炼,调整好自己的健康状态。希望你们遇上的都是“假”病,让“真”病远离自己的生活!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网易健康等
声明:本文仅供分享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
qq.白癜风食疗方法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