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玮教授
医院
在心脏功能允许且多学科协作的情况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非心脏手术可以安全实施。但在术前,麻醉科医师需要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冠脉情况以及心脏去神经化的情况。去神经化心脏在手术、麻醉应激时增加心输出量程度有限,所以术中对此类患者应避免使用心肌抑制药物,保证充分供氧、足够的冠状动脉灌注压。
2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6岁,身高cm,体重8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
主诉:四肢无力3个月,加重2天
入院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
拟行手术:硬脑膜动静脉瘘切断术
既往史:
冠心病史22年。
年因心衰行心脏移植,移植后分别于7年前和8年前放置两枚支架;服用吗替麦考酚酯(1g,一天两次),醋酸泼尼松(5mg,一天两次),环孢素(25mg,一天两次),拜阿司匹林(1片,一天一次,术前停用7天)。
糖尿病22年,甘精胰岛素20u皮下注射,阿卡波糖50mg口服,空腹血糖波动于13~15mmol/L水平,间断尿酮体+,尿糖+++。
高血压病史15年,服用美托洛尔95mg,尼莫地平(30mg,一天一次),血压维持在~/70~80mmHg。
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有肾病、肾功能不全史。
入院查体:心率(HR)97次/分,血压(BP)16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6%;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及奔马律;心脏浊音界正常,无外周水肿,可平卧
实验室检查:
3术前检查
心电图:V1~V3导联q波
胸部CT:双肺纹理增重,胸骨术后改变
头颅MRI:延髓及上段颈髓异常信号,脊髓血管畸形?脑内多发腔梗
胸髓MRI:颈1~胸12椎体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考虑血管畸形
冠脉CTA:右优势型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可见支架影,支架近端中重度狭窄,支架段局部充盈缺损,考虑支架内再狭窄可能性大;左冠远端可见支架,支架段尚通畅;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
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差,左室射血分数(LVEF)63%,左房扩大(LA43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未见异常
腹部超声:未见异常
4麻醉及手术经过
麻醉监测心电图(ECG)、HR、SpO2、无创血压(NIBP)、尿量、体温监测、有创动脉压(ABP)、FloTrac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
风险评估①ASAⅢ级(文献报道的围术期并发症风险15%~47%)。
②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CGA):简易认知功能(Mini-Cog)评估阴性(图)、谵妄风险评估、抑郁评分3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2分,营养状态评估(MNA)评分12分,衰弱。
③心脏: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衰病史,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改良心脏风险指数评估(RCRI)预测心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心跳骤停发生风险为11%。
④肺:老年、SpO%、长时间手术,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ARISCAT)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为13.3%。
⑤肾:肾病史,尿蛋白高,肾功能不全,注意防范急性肾损伤(AKI)。
图Mini-Cog评估
入室状态患者意识清醒,可合作,窦性心律,NIBP/75mmHg,HR91次/分,呼吸频率(RR)16次/分,SpO%,体温36.4℃;建立有创动脉后,IBP/70mmHg,心输出量(CO)6.9L/min。
麻醉操作行桡动脉穿刺、气管插管、BIS监测、TEE监测,通过保温毯、暖风机进行保温。
麻醉诱导依托咪酯18mg+舒芬太尼30μg+顺式阿曲库铵12mg+瑞芬太尼80μg。
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3~4mg/(kg·h)按照BIS滴定使用+右美托咪定0.3~0.5μg/(kg·h)+瑞芬太尼0.2~0.5μg/(kg·min)。
麻醉管理①血流动力学:插管后BP/60mmHg,HR70次/分,诱导前开始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3~0.1μg/(kg·min),将BP维持在~/60~75mmHg之间,HR60~85次/分,保证重要脏器灌注;诱导前预充ml乳酸林格氏液+去甲肾上腺素持续输注,CO维持在5.3~7.2L/min,每搏量变异度(SVV)维持在13%以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从三个维度实现目标导向的循环维护:1.前负荷的维护(目标导向液体管理,SVV<13%);2.血管张力的维护(去甲肾上腺素);3.心脏泵功能的维护(将CO维持在基线水平)。
②呼吸功能: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气管插管后,潮气量(Vt)ml,RR12~14次/分,呼气末正压(PEEP)6cmH2O,吸入氧浓度(FiO2)35%~40%,SpO2仍可维持在%,定期手法肺复张;术毕前30分钟给予Κ受体激动剂羟考酮0.03mg/kg+0.5%罗哌卡因伤口局部浸润,有效镇痛,避免因疼痛所致的通气不足;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维持SVV<13%,防止肺静水压型肺水肿;抗炎管理,防止肺渗透性肺水肿。
③炎性反应调控:甲强龙80mg+乌司他丁(UTI)5,单位/kg诱导前滴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无菌操作,维持体温在36~37℃,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术后多模式镇痛,抑制应激反应,避免通气不足,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④镇痛: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术毕前30分钟羟考酮0.03mg/kg+0.5%罗哌卡因伤口局部浸润;术毕追加羟考酮1mg/次,共5mg,滴定至视觉模拟评分(VAS)2分;术后羟考酮45mg+生理盐水至ml,实施患者自控镇痛(PCA);术毕患者VAS评分0分,术后第1天静息时VAS评分0分,活动时VAS评分2分。
术后转归手术时间分钟,麻醉时间分钟,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4,ml,尿量3,ml,失血80ml。围术期血气变化见表1,术毕7分钟清醒插管,术后3小时恢复免疫抑制药物,术后10天出院;术后3小时排气,术后7小时进流食,术后第2天恢复拜阿司匹林用药;围术期未见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系统并发症(表2),未发生谵妄。
表1围术期血气分析
表2患者术前术后酶学指标对比
5麻醉管理要点
术前评估移植心脏功能、冠脉情况、心脏去神经化情况是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