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阅读技巧134心律失常概述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第四章心律失常概述

一、心律失常分类:

二、起搏点的概念: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图4-1)。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心脏的起搏点(或称起源点):

是指心脏兴奋的最早部位。正常心脏的起搏点在窦房结,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为异位搏动。

有效起搏点:

是指具有自律功能的心肌组织形成独立的起搏,并将起搏冲动传播到周围心肌,周围心肌形成电活动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如:窦房结起搏冲动在心电图上的标志是P波。

潜在起搏点:(图4-1)

具有自律功能的心肌组织(有第四位相自发除极)没有形成起搏,或形成起搏后未将冲动传播到周围的心肌组织,心电图上无任何表现者。

在上图中除了1号表示窦房结起搏点以外其他2-16号起搏点均称为潜在或异位起搏点。

根据起搏点的部位,大致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与室性四种。

三、各部位起源点形成独立起搏时的心电图表现:

1.窦房结起搏点:(图4-2、图4-3)

窦房结起搏点起搏在心电图上的表现是:

1).窦性P波的形状表明是由窦房结向房室结的正向传导(也称前向性传导)。由于心房除极向量朝向左下,平均约为+60°,故PavR倒置,PⅠ、avF、V5、V6直立;

2).P-R间期大于0.12秒。

2.心房内起搏点:

确定心房起源点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心房起搏点形成起搏由于在下传心室的过程中均需通过房室交界区,故P-R间期必须大于0.12秒。

②.心房起搏点的QRS波群形态是和窦性冲动下传的QRS形态一致,即多数情况下,QRS波群形态正常,只有束支阻滞的时候心房起搏点的QRS波群是异常的。

③.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起搏,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形态和方向发生变化。心房起搏点起搏在心电图上的表现是:

1).右房下部:(图4-4)

Ⅱ、Ⅲ、avF倒置,avR直立,V5、Ⅰ直立,P′R间期>0.12秒。

2).左房下部:(图4-5)

P波在Ⅰ、Ⅱ、Ⅲ、aVF、V5、V6P波在倒置,aVR、V1导联直立(通常所说的左房心律)。

3.房室交界区起搏点:(图4-6)

交界区的潜在起搏点有“心脏第二堡垒”之称。心电图表现:

1).交界区起搏点起搏可产生逆行P波,该P波在Ⅱ、Ⅲ、avF倒置,在avR直立。可在QRS波前(P-R间期<0.12秒)或后出现,也可以埋于QRS波群之中而看不到P波。

2).房室交界区起搏点起搏的QRS波多数形态正常。在束支阻滞时交界区起搏的QRS波群也宽大畸形,应与室性搏动鉴别。

4.室性起搏点:(图4-8)

1).QRS时间≥0.12秒,且形态明显变异;

2).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多数无P波,少数QRS波群之前有窦性P波,PR间期≤0.12秒,说明此P波与室性QRS波无关。(图4-9)

四、心律失常时P波规律性的分析和鉴别:

正常窦性心律时P波是规律的,心电图表现为P-P相等,P-P间期之差<0.12秒。在心电图中P-P间期不等是一种常见现象,当P-P间期之差>0.12秒时,多见于窦性心律不齐,有时P-P间期极为不等,长P-P间期和短P-P间期差别很大,图中出现突发长周期现象,并且在长周期中未见心房活动存在。有四种可能性: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P-P间期不规则,P-P之差>0.12秒,最长P-P间期小于2组最短P-P间期,长P-P间期的出现有一个规律,P-P间期逐渐缩短→逐渐延长→出现长周期。屏气以后可使这种现象消失。(图4-10)

(2).窦性停搏:

心电图表现为

①.P-P间期明显不等,最长P-P间期大于2组最短P-P间期,与基本窦性周期无倍数关系。

②.在窦性停搏的长P-P中可以出现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对窦停的诊断不受影响。(图4-11)

(3).Ⅱ°Ⅱ窦房传导阻滞:(图4-12)

心电图表现为

a.在窦性心律规则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即P-P间期相等);

b.突发长周期是基本窦性周期长度的倍数。

(4).房早未下传(图4-13)

a.长周期<2组基本窦性周期的长度;

b.长周期中可见T波形态变异;

c.V1导联可见提前出现未下传的房性异位P波;

d.突发长周期与显性房性早搏的代偿间期相等。

长周期内有房早未下传时不能诊断窦性停搏,除非房性早搏未下传代偿间歇长度明显大于2组基本窦性周期之和。

五、窦性频率的快与慢:

1).窦性心动过速:(图4-14)

1.概念:成人心率>次/分;

2.心电图特征:PR间期及QT间期相应缩短,但P-R间期应>0.12秒,有时伴有继发性ST段轻度压低和T波振幅减低。

2).窦性心动过缓:(图4-15)

1.概念:成人<60次/分;

2.多见正常人,老年人、运动员、男性居多,常发生在夜间,意义小。在临床中病理状态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窦房结功能障碍,高钾,药物作用等。

六、动态心电图对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

在窦性心律情况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

⑴.24小时全部窦性心搏数<8万次;

⑵.最高窦性心律<90次/分钟;

⑶.最低窦性心律<40次/分钟;

⑷.平均窦性心律<50次/分钟;

⑸.出现频发的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最长周期>3.0s,

⑹.频发Ⅱ°以上窦房阻滞;

⑺.慢-快综合征:即窦性心动过缓与房性心动过速;

⑻.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相互转变、交替出现。停搏8s以上常引起晕厥发作。更长时间的停搏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引起猝死。

↓住院医师心电图培训学习材料↓

心电图阅读技巧(13-1)

正常心电图及各波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阅读技巧(13-2)

心室肥大

心电图阅读技巧(13-3)

心肌梗死

利益冲突:无

免责声明

平台推送文章来自网络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