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背了动态心电图,早搏多次呢,要紧吗?”
“医生,我心脏的位置经常发慌,有时又觉得突然不跳了,这是早搏吗?”
在门诊,我们经常会遇见因为“早搏”前来就诊的患者,坊间甚至有传言,“早搏很危险”“室性早搏会猝死”,这是真的吗?
早搏到底是什么?
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发生在心房的叫“房性早搏”,发生在心室的叫“室性早搏”,发生在房室交界区的叫“交界性早搏”,其中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都非常常见。虽说是早搏,但很多有早搏的人感受到的却是“停跳”,医学上称为“代偿间歇”,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提前兴奋后的补偿性休息”。
早搏,到底危不危险呢?
房性早搏,如果心脏本身没有什么严重的结构和功能问题,一般危险性不大。那么,室性早搏呢?危险不危险?室性早搏的危险性,与心脏结构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相关,结构功能异常越严重,危险性越高。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室性早搏的危险性和治疗方案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01
高危性
由结构性心脏病(或称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应该根据病因进行综合的针对性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抗早搏治疗。如果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生过昏厥的,是极高危的病人,甚至需要安装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危险性高的室性早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
02
低危性
部分室性早搏有心慌胸闷等症状,通过检查发现心脏结构正常,这样的室性早搏是低危的,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症状。当然,如果您的室性早搏数量特别多,超过总心搏数的10%,甚至在15%~25%以上,建议进行治疗,因为过多的室性早搏可引起室性早搏相关性心肌病。
危险性低的室性早搏应该重视,进行改善症状的治疗。
03
无危险
许多本身没有任何不适,体检发现的室性早搏,早搏数量不多,而且通过检查发现心脏结构正常,这种情况不需要用药。还有很多人是因为发现早搏以后才有症状的,这种情况不需要用药治疗。对于无危险的室性早搏,则可以暂时不做治疗,但要注意观察。
综上所述,早搏并不等于心脏病,早搏的危险性与数量相关性不大,更与有没有症状无关。与危险性相关的是心脏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心脏结构正常的普通人,不需要因为检查发现有早搏就非常紧张。对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房性早搏,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用药,治疗只是为了改善症状。对于心脏结构正常的的室性早搏,大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用药,通过调节生活工作方式,如戒烟、忌酒、忌浓茶和咖啡,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等,通过适当休息和调整以后也会改善。当然,如果检查发现是结构性心脏病,那需要找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
心血管门诊时间与安排
一、心血管门诊、高血压门诊
时间:每周一至周六
二、心血管专家门诊
陈玉林主任医师:每周二、周六上午
沈敏主任医师:每周一、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