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位德国医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球囊扩张手术,开创了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但单纯球囊扩张术后,患者仍有高达30%-50%的再狭窄率。年,法国医生雅克·皮尔和乌利齐·西格瓦特在法国图卢兹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来,美国一家医药公司于年推出世界上首个广泛用于临床的冠状动脉支架……
迄今为止,支架经历了金属支架、药物镀膜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制历程;根据安放部位,可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但是,支架作为一种价格高昂的医疗耗材,从诞生以来便伴随着诸如“支架暴利”“支架骗局”“支架过度医疗”“缺德手术”等非议——
“被自己的博士生举报“装一个支架回扣一万元”,医院昔日“明星医生”、早年曾任该院副院长的博士生导师、教授杨向军不得不黯然停诊。
苏州市纪委监委、中共苏州大学纪委对这位苏州大学临床研究院原副院长、医院内科原主任、心血管内科原主任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杨向军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和消费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苏州大学纪委全委会研究,并报苏州大学党委批准,决定给予杨向军开除党籍处分,由医院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那么,这个给杨教授提供犯罪“机会”的祸首——心脏支架又是什么?
给心脏提供“动力”的有三条大血管,叫做冠脉,两条在左,一条在右。受年龄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三条血管很容易出现狭窄,甚至堵塞,这就是冠心病的成因。医学家给出的对策就是——扩张血管。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制历程。
放支架的条件逐步放宽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为心梗患者多放置支架会使患者受益。即在打通直接导致病变血管的同时,通过额外的支架清除所有动脉血栓,能将患者心梗复发风险降低26%。该研究负责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心脏病介入医生沙米尔·梅塔表示:“这项试验有望改变医生的治疗方式。”
上述研究在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也进行了公布,研究者介绍说,约一半的心梗患者不止一条动脉堵塞。以往治疗中,医生一般用支架打通直接导致心梗的那条动脉,其他血管中的血栓则以药物治疗为主。
在此次研究中,他们把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仅对导致心梗的动脉做支架手术,无进一步血运重建;另一组则接受完全血运重建,通过支架手术继续打通其他血管。结果发现,3年随访期间,通过支架手术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心梗复发的风险降低了26%,且两组患者的中风、大出血等安全性问题没有差异。
现在,这项研究则认为,随着药物及介入手术技术的进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医生进行完全重建对病人是有好处的。由此可见,对于医生给患者放支架,条件似乎正在逐步放宽。
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高某表示,与其说放支架的条件放宽,倒不如说是支架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得到白癜风夏病冬治白癜风新春巨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