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读小学5年级,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双眼凝视、肢体僵直3年”到我院癫痫中心治疗。
这个孩子年早晨8时在早餐过程中突然间出现发呆、双眼向左凝视,双上肢上举,僵直,持续1-2分钟好转,发作后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异常。
1月后,早晨8时再次出现发呆、双眼向左凝视,双上肢上举、僵硬,持续约1分钟好转,发作前有咂嘴、咽口水的动作。
医院就诊,检查颅脑MR、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提示:左额尖波。随后口服奥卡西平mg每日两次口服,逐渐加量为mgbid。后未再出现发呆、凝视、肢体僵直,-07复诊,追问,患者有无肢体抖动等发作。
其家属反应了孩子在睡眠时、早晨起床时经常性出现双上肢突然抖动,如突然间受“惊吓”,一直未引起家人注意,白天在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也有出现,多为突然间发愣、单次抖动,瞬间就可恢复,每天发作10-20次。
发病后,孩子数学学习成绩稍差,动手操作能力稍差。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入院检查长程视频脑电图如下:
入院后分析,该患者病程已有3年,发病初期发作方式以强直发作为主,结合当时脑电图提示左额尖波,提示局灶性癫痫,给予奥卡西平口服,肢体强直发作未再出现。
从临床的角度评估,患者癫痫发作临床控制良好,用药后癫痫控制率%。
年后出现发愣、肢体抖动,每天10-20次,刚入睡和起床时明显,复查脑电图提示:频发全导多棘慢波,以左额区为著且存在睡眠中电持续发放(ESES)现象(上图),综合分析,考虑为额叶失神癫痫。
为什么患者癫痫发作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已经3年没有发作,而脑电图提示癫痫放电如此频繁呢?
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国外的文献,发现临床上只是有发现奥卡西平有可能诱发某些肌阵挛、失神发作加重的报道,但目前机制并不明确。
治疗方案调整为丙戊酸钠口服抗癫痫治疗,逐渐停奥卡西平口服。院内观察10余天,该患者愣神、肢体抖动逐渐减少。
出院时几乎无愣神、发呆、肢体抖动的表现,出院时复查脑电图提示脑电图背景正常,偶见全导放电,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如下图)。
出院后2月随访,患者未再出现肢体僵硬强直、发呆、肢体抖动等。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好转,画出的小蝴蝶栩栩如生,数学成绩逐步提高。
“启智计划----脑病扶贫救助”救助细则
1、癫痫脑瘫患者救助政策
救助项目
救助额度
救助对象
救助条件
一般救助
0元
普通癫痫、脑瘫住院患者
持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
贫困救助
元
家庭贫困的癫痫、脑瘫住院患者
持低保卡(户)、村委会(居委会)贫困证明材料。
特困救助
元
久治不愈、家庭特别贫困的癫痫、脑瘫住院患者
持低保卡(户)、残疾证、村委会(居委会)贫困证明材料。
定向救助
00元
久治不愈、家庭特别贫困的重症癫痫、脑瘫住院患者
持残疾证、曾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军烈家属及受到省市表彰的先进个人,典型模范,由地级市以上民政部开具的特困证明,附详家庭贫困情况说明及相关证书。
2、特殊救助政策
救助项目
救助名额
救助对象
救助条件
救助50%
每个区县3-5个名额
癫痫、脑瘫、精神疾病住院患者
当地民政、低保办推荐持相关说明和材料。
全额救助
每个区县2个名额
重症癫痫、脑瘫、精神疾病住院患者
当地民政、低保办推荐持相关说明和材料。
救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