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惠健康

1、协助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监测高血压易患人群是否患有高血压。

(2)了解经常有阵发性头晕等高血压相关症状,如有些人的血压仅在夜间增高而白天正常,所谓睡眠高血压。

(3)偶测血压偏高但无高血压症状的人是否有高血压:如有些人在坐位或直立时血压升高,而卧位时血压正常,所谓体位性高血压。

(4)医院测血压高,而在家中自测血压正常的人是否有高血压:即所谓白大衣高血压(病人在医务人员面前情绪紧张,血压反射性增高)。

(5)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各种继发性高血压24小时血压波动有其特殊性。如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特点就是持续血压升高,不

出现夜间睡眠中血压下降的规律,且接受药物治疗后也无明显降低。嗜铬细胞瘤以阵发性高血压为临床特点,若测量血压时间恰为其缓解期,就很难

发现高血压。

2、了解高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动态曲线类型,推测病人脏器继发损害程度及危险性,指导病人预防及治疗用药。

(1)了解血压高峰的发生时间和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关系,了解血压从最低谷上升到最高峰的上升速度(此速度与心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

从而推测这一时辰段发生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向病人提示相关警告及预防措施。

(2)根据动态血压曲线类型,更确切地指导病人用药:24小时动态血压能测量个人不同时间的瞬间血压,及时了解血压波动的规律和特点,针对血压高峰

和低谷的时间,合理使用短、中、长效降压药物,使血压在24小时内稳定控制,有效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3、有助于鉴别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与血压高低的关系,了解血压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心肌缺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后者应将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

图同时记录)。

4、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证实24小时平均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2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及偏低者。

1、医院内测得血压高,在家中测血压正常者;

2、新近发现的高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如平时血压-/85-89mmHg、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4、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5、经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

6、有晕厥史或位置性低血压者最好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同时进行检查;

7、临床上指导降压药的应用、评估药物的作用、判断高血压的预后等。

血氧异常将导致病人的氧供给发生问题而降低了人体的血氧饱和度;致使病人出现头晕、无力、呕吐等症状,重者则会危及生命。

血氧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目眩、焦虑等症状;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急性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跳骤停;严重或长期

缺氧,导致心肌衰竭、血压下降、血循环衰竭,导致“脑梗”、“心梗”的发生;更有甚者,缺氧直接损害大脑皮层,造成脑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监测血

氧有效的预防危险发生,如果出现缺氧状况,第一时间做出补氧决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机会。同样,如果血氧过高会发生氧中毒导致人情绪暴躁、

易怒、亢奋,损伤身体器官,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

2、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哮喘、气管炎、肺心病、老慢支、慢阻肺......)

3、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人、长期酗酒的人和极限运动及高山缺氧环境下工作的人群。

1、猝死前的重要征兆:心率过高

2、有助于诊断疾病:医院最普遍的检查方法是采用心电图机(ECG)检查患者的心脏功能,但监测时间比较短。很多早期的心脏疾病几乎没有明

显的症状,大部分人都很难察觉到;有很多患者的病症表现是轻微、断断续续而难以辨别的,甚至有些患者在经历了挂号、排队等候,最后到了

心电图检查环节的时候,原本难受的心脏却突然听话了起来,心电图结果没有什么异常。多数人在发病之前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是却会突

然发病,甚至猝死。

3、心率过高或过低:心脏负担过重会引起冠心病、心肌病、感染、心绞痛、心衰肺病及其他因循环不好引起的很多问题。

1、观察正常人(包括小儿)心电图中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

2、对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可检测出有无威胁生命的心律紊乱,以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如室性早搏患者进行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常见检测出成对或

室性心动过速。

3、常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所致各种心律失常的检测。

4、动态心电图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的评价研究工作。

5、动态心电图可应用于晕厥病人的研究,以发现心源性晕厥的病例,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6、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

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7、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8、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慢综合症,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

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9、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10、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11、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

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症患者,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12、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13、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

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专家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2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