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
周末版·第九十六期
《异形:契约》得分7.4分
1.刘起:9分电影学博士,电影杂志编辑。《异形》系列反应了人类对于实验繁殖技术的潜在焦虑,这使得影片中的科技(人工智能人)、人和异形同样令人恐惧。造物者——人类——人工智能——异形,在这条创造链中,创造与毁灭本是一体两面,能够创造一类物种就意味着能够毁灭它。因此,人工智能人大卫通过毁灭造物者和人类,获得了一种成为造物者的幻觉(法鲨在《X战警》和《异形》中都饰演意图灭绝人类的角色)。《异形:契约》中,所有异形都是从男性身体中诞生的,幸存者永远是女性,这多少也包含了某种生殖恐惧,技术(父权制的)发明了繁殖技术(克隆、人工受精),但这种技术却毁灭了人类。这类科幻文学的经典主题在《异形:契约》中并没有走得更远。然而,雷德利?斯科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用视觉听觉将这一主题完美地电影化。降落殖民星球时,那种广袤的空间感带来一种宏大、诡异的感受。探险过程中用细节营造出真实感,在一部科幻电影中,再没有什么比制造出一种心理现实主义更让人叹服了。
2.风间隼:9分影评人。完美延续了《普罗米修斯》的剧情和黑暗风格,每一帧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各种暗光下的精美画面完爆黑漆漆的《新木乃伊》。与异形在舱外的两场恶斗堪称年度之选。80岁的老雷公在《异形》中把异族侵袭白人女性的西方社会集体焦虑进化到了太空时代,在新世纪则跟上了“去人类中心”的时代步伐,将前传系列升华成了图解“创造-受造”关系的哲学思辨。能在影院里看到这样的杰作,是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的幸运。
3.独孤岛主:9分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雷德利·斯科特通过《普罗米修斯》开启的新序列想要完成将异形之前的套路微缩到创世神话中的野心,在这一部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同时影片营造出模棱两可、将终极悬念(也许不难猜)维持到最后一刻的平衡感,以及去到尽的悲剧意识。分裂的双语法鲨,是现实世界的高度凝炼。
4.胡续冬:9分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最吸引我的是和宏大世界观相称的视觉表现力,暗黑而丰富,诡谲而饱满。至于很多人大赞的哲学意味,我觉得其实跟哲学没太大关系(如果不是民哲的话),但却是很好的形式化设问,是一个高度嵌入形式感的精准的常规问号。叙事控制力和空间刻画能力绝对大师水准。
5.韩松落:8分作家,影评人。《异形:契约》一开始就是从生化人大卫的角度出发的,是用他的眼光去看人类。太空船上的宇航员,全都鲁莽慌乱,遇到一点点麻烦就歇斯底里。人类走到今天,像是一个偶然。大卫于是有了充足理由,义无反顾地走上成神之路,并且表达了和所有奇幻科幻电影里的大反派相近的意思:人类已经没有用了,他们优势丧尽,已经成为过气的物种。这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世界里最可怕的地方,我们无法接受创造我们的神是外星人,是一个具体的存在,也不能接受我们创造的生化人成了神,弃我们于不顾。不过,问题是,在未来的某天,异形有没有可能进化成一种更可怕的物种,并且不再听从大卫呢?有可能。因为,在遥远的从前,人类就是这样,不断进化,不断发展欲望,从此不再听从神了。
6.汽车大师:8分电影撰稿人。《普罗米修斯》最后留了个极勾人的尾巴,这集没能跟着走着实可惜,但这是首集票房、口碑不完全尽人意的无奈结果。这集在《普罗米修斯》的世界观、科幻概念拓展和老版《异形》的太空幽闭恐怖间摇摆不定,十分纠结,是两者都有欠缺的妥协结果。即便如此,普罗米修斯号灭绝工程师星球短短一分钟的画面足以让我目瞪口呆,场景设计、美术、摄影等的大师手笔再次明证老雷是影史最佳商业片导演之一。删掉的戏份影响很大,但这仍是近月来最值得进影院观赏的院线片。
7.开寅:8分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电影学博士,电影理论学者。十年来最好的美国主流商业片。除了开头略显拖沓,其余部分都张力十足。虽然与上一部《普罗米修斯》在剧情上有紧密的联系,但这一部主导思想、剧情结构和情绪氛围都更加简练集中有冲击力。异形是有力的配角,人类更是可以被碾压的小角色,主角是分裂成两个矛盾自我而同时又不断演进自身思维情感逻辑而针锋相对的人工智能。斯科特的特点是用恰当的娱乐化形式承载相对严肃深入的主题而从不进行过度而泛滥的渲染。在这一部里他的如是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8.秦婉:8分凤凰电影策划。悬念构建已经不是雷德利·斯科特的主要目的,场景构建更加骇人,即使是删减版亦能看出惊悚度的提升,双法鲨的设定平添了观影趣味,此部续集有效地承上启下,令异形世界观架构更为立体,全系列更受期待。
9.西帕克:8分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格局稍小,氛围很足,斯科特并没有过多向上一集的创世玄学发展,而是以自己富有逼格的方式,再次讲了一个非常黑暗的异形故事。
10.迷影兰波:7分电影从业人员。文戏和思辨直追《银翼杀手》,武戏就仅B级片路数和段位,雷公也慢慢步入劳心不劳力的阶段,套路化的东西太多,影响了整部片子的气质和节奏,自我致敬更是充斥其中,包括那个黑化的结尾,导演38年后终于一了夙愿。造物者思辨已风靡全世界,主要是AI近两年给了人类太多的冲击,必然从异形和人类身上转移焦点至人造人,但世界不是一个智能就能全面颠覆的,原分子病毒的科技威力也不能让异形造出飞船,而只能吞噬血肉,化作不了创造力,智能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在试错中不断学习进化,直至找出最佳路径,新纪元的篇章才刚刚开启,被造者已经全面反盘,为进化唱出赞歌,这才应是雷公将来的主题,雪莱和拜伦那段台词已道明其中真意,也是全片的精华和点题。
11.吴李冰:7分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代表人类内心二元善恶交战的双版生化人设置,确实拓宽了系列主题,叙事、节奏与视效相互配合也很好地服务了主题。要挑毛病的地方是,依然没有突破恐怖片的俗套,恐怖之处并非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太弱鸡。年的世界顶级宇宙探险团队遇到一点怪力乱神的东西就吓得严重失态是不合逻辑的。
12.桃桃林林:7分影视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