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心电图中QRS波前有高高大大的竖线,很多医生都能据此判读出来,这是一张起搏心电图。没错!这个高大的竖线就是起搏器工作时发出的信号,称为脉冲信号或起搏钉。
图1
这高大的起搏钉是怎么产生的呢?得从起搏器的结构谈起,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也就是俗称的“电池”)和起搏电极构成,当起搏器自身经过高端复杂的计算程序判断出需要工作时,便由脉冲发生器放电,由起搏电极传导至心肌,并在心电图上留下痕迹,就产生了我们看到的起搏钉。
图2
但是临床工作中,我们又会碰到一些明明装了起搏器的患者,但是心电图上看不到高大的起搏钉,难道都是起搏器没有在工作?
图3
答案是否定的!上面这幅心电图中,心率约60次/分,节律整齐,QRS宽大畸形,部分导联的QRS波群起始处依稀可见小的顿挫,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初步可以判定起搏器正在认真工作。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典型的起搏钉了呢?原来是起搏电极发生了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极电极只有头端有裸露的金属,其他部分都是绝缘的,起搏器工作时,由脉冲发射器发出电信号,经由电极头端(阴极)刺激心肌,而后通过身体组织回到起搏器机壳(阳极),由此形成的电回路很大,产生了心电图上我们熟悉的高调的“起搏钉”(如图1中第2个心搏);而双极电极实际上为双股同轴导体,外圈为阳极,内圈为阴极,两者之间绝缘,脉冲发射器发出电信号后由电极头端(阴极)刺激心肌,然后回到距离头端不远的阳极,产生一个不经心外组织的小电回路,因此在心电图上产生的电信号很低调(如图3中V3、V4导联的QRS波前),甚至可能看不见。单极导线系统的阴阳极距离远,且夹杂着许多非心肌结构,容易受肌电位干扰。双极导线系统的环状电极距离近,两者之间的检测范围较小,不易受肌电位干扰。PS.值得注意的是,植入的双极电极,也可以程控为单极感知或起搏。
学会了新技能,我们来尝试着解读一下下面的起搏心电图吧~
图4
图4中最下方长导联1、6箭头所指为窦性P波,2、3为房性P波,4、5为起搏的P波,其前无明显起搏钉,为双极起搏。
图5
图5中QRS前有明显的起搏信号,可以看出有心室起搏;最下方长导联最后一个心搏有2个起搏信号,其中第一个起搏钉后的P波与前面的不同,为心房起搏。因此,这是一个单极电极的起搏器,为双腔起搏器,心房感知和起搏功能正常,心室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未知。
起搏心电图千变万化,除了今天介绍的通过心电图识别单双极起搏,起搏器心电图的分析还包括基础的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的判读、起搏器自动化功能的分析等等。欲知详情,周一“心动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