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前传看下来,我们基本上还是不清楚第一部《异形》里的太空骑师为何会遭受破胸的命运。
雷德利·斯科特有意继续保持这个悬念以打造一个长线系列,不过至少《异形:契约》和前集《普罗米修斯》已经在逐步缩短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扩张了这个系列的宇宙,不过他在解答此前遗留问题的同时又给影迷留下更多的疑问。
《契约》最后以邪恶生化人大卫挟持着名任其摆布的殖民者和他精心培育的异形胚胎驶向欧瑞茄六号星球而告终,而从这里到诺斯托罗莫号意外收到一个工程师的求救信号,期间又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接下来还有许多《普罗米修斯》的残留事宜需要处理,迈克尔·法斯宾德所饰演的反派生化人的最后下场也需要揭示,基本可以说,整个系列还有大量悬而未解的问题尚待解决。
希望《契约》差强人意的票房表现不会影响20世纪福斯为下一部异形电影开绿灯,毕竟这个宇宙为斯科特和他的创作团队留下了非常可观的探索空间。
下面是给《异形:契约》续集的十点建议···
10.让工程师继续出场
在《契约》的闪回片段中,大卫释放出铺天盖地的异形原型虫,将工程师一族的文明化为废墟,但作为人类的明显创造者,在接下来的某个时刻工程师必须被再次引入,以使前传系列和第一部《异形》顺利衔接。
大卫的生物恐怖袭击似乎将工程师种族消灭殆尽了,但由于《异形》中的太空骑师存在于《契约》的时间线之后,所以他们一定还有遗民。
而且不要忘了,他们是一种先进的物种,拥有能够穿越银河系的科技手段,所以他们在现今荒芜的母星之外殖民其他行星的几率也是相当高的。
也许在《契约》的续集里,我们会看到一支工程师遗民大军来向大卫报仇,来到欧瑞茄六号星球上与大卫培育的异形展开厮杀。
下一部电影里至少要出现一个工程师,因为在正式与《异形》接轨之前,前传系列必须透露太空骑师的起源。
9.解决《普罗米修斯》的遗留问题
《普罗米修斯》里凡是不被视为漏洞的东西,最后都成了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而《契约》基本对这些残留事宜置之不理,所以接下来也该到了给影迷们补充一些确切答案的时候了。
工程师们为什么想要毁灭人类?为什么他们要留下一张前往LV星球的地图?为什么米尔本想要抚摸那个眼镜蛇模样的恐怖生物呢?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剧本编剧偏好约定俗成的套路,至于前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得一直推理猜测下去。
尽管,这些关键问题都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答案,但雷德利和他的创意团队选择暂时不予解答。
虽然这么做留下了一些余地,使观众对这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确实是一种高明的手段,但是进一步充分披露工程师们的动机和真实本性也会受到影迷的普遍欢迎。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伊丽莎白·肖牺牲了她的生命。希望她的死不会是徒劳的。
8.在神学和恐怖之间做好平衡
《普罗米修斯》本质上就是一场两个小时的神学演讲,添加科幻元素只是为了使观众更有参与感。影迷对其颇有争议,但影片的深度毋庸置疑。
这部电影提出了很重要的存在主义问题,很多影迷看完电影之后都在激烈讨论我们究竟来自哪里,而另外一些观众则可能会摔门而去,大呼上当受骗,理由一般就是因为异形根本没出现。
简直就像是对《普罗米修斯》票房不及预期的条件反射,《契约》减少了神学探讨,取而代之的是原版《异形》的恐怖风格。
尽管我们喜欢看到破胸体从不幸的受害者体内爆裂而出,但《普罗米修斯》和《契约》之间的基调差别明显太大了。大卫对工程师种族的处置感觉就像是为了尽快与原系列产生关联,显得过于草率,而伊丽莎白·肖在银幕之外的过早死亡也是一样。
《契约》的续集应该进一步完善异形电影的故事模式,重拾神学元素,与经典的科幻恐怖风格进行融合。
如果说《普罗米修斯》是抱脸虫,《契约》是它的宿主,那么下一部续集就是两者结合后从中爆裂出来的独立实体。
7.揭示异形女王的起源
现在《契约》将大卫确立为了异形物种的建筑师,他就是一个机械化的弗兰肯斯坦博士,在他的临时实验室里像动物展览一样培育了一大堆恐怖的生物。
但异形女王该如何和这部电影接洽呢?
影迷们首次见到母性异形是在年的《异形2》里,但《契约》改写了异形的来源。
似乎大卫在LV星球上释放了异形原型虫之后,它们就开始在野外迅速繁殖,并很快掌控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异形女王究竟是异形演化的产物,还是险恶的生化人大卫在《契约》和《异形》之间创造了她们?暂时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异形女王重返大银幕,那么《契约》续集真的会更受期待。
6.解释为什么《契约》和《异形》里的异形不一样
《契约》最后霸气登场的异形看起来似乎与第一部里的异形一样,但是其实两者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眼尖的观众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部前传续集里的异形是一个完全有机的生物——没有老版异形的机械生物机制。
大概在下一部电影里,异形会得到进一步的进化,但是它的机械生物内在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是大卫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自己与他的实验品进行了融合?
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没有看到过有抱脸虫扑向生化人,如果假设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也许就能解释最终形态的异形是如何形成的了。
5.保留契约号的幸存船员
到《契约》结尾,只剩下凯瑟琳·沃特斯顿饰演的丹尼尔斯和丹尼·麦克布赖德饰演的田纳西还活着......似乎还活着。
最后我们看到他们进入休眠,与其他的殖民者一起继续前往欧瑞茄六号星球,只不过现在他们都任由邪恶生化人大卫的摆布。
他们的命运虽然暂时看起来还不错,可惜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我希望在续集里他俩至少有一个可以存活足够长的时间。
虽然这两人都不是特别令人难忘的角色——丹尼尔斯基本上就是一个弱化版的雷普利,究竟是谁安排丹尼·麦克布赖德负责一艘殖民船的?
但是,派遣另一艘载满宇航员的航天飞船来调查殖民船遭遇不明外星生命事故的想法又过于套路化了,很难令人欣然接受。
4.揭露更多维兰德-尤坦尼的信息
自从在年的《异形》中首次出现以来,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个以贪婪著称的企业组织,但是关于维兰德-尤坦尼其实我们了解的并不多。
这个企业的名称与《普罗米修斯》和《契约》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其创始人也出现在了这两部电影中,但在第一部《异形》电影中,该公司对异形似乎已经有了详细的认知,他们究竟是如何获得了这些信息,尚不得而知。
在《异形》中,这家丧尽天良的企业似乎非常了解这个外星物种的武器化潜力,为了抓获一个异形即使牺牲工作人员也在所不惜。任何人的健康和安全,都不可以不顾。
就我们所知,目前只有大卫和契约号的幸存者知道异形的存在,所以维兰德-尤坦尼的高层是从哪里得到了异形的详尽信息的呢?
虽然也许是因为该公司执迷于持续不断地派出新飞船前去调查其他飞船的下落,但希望在续集能有一个更有创意的解释。
3.不要再留下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普罗米修斯》留下了大量未回答的问题让我们来思索,而《契约》不仅把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搁置到一旁,还提出了更多疑问。
虽然《契约》提出的疑问要比《普罗米修斯》遗留的问题有趣的多,但下一部电影还是应该着手整理一下这些留作悬念勾引影迷的情节线索。
《普罗米修斯》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它不是一部独立完整的电影。它提出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对整个故事非常重要,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多余,因为续集基本完全忽略了它们。
如果《契约》的续集打算玩类似的把戏,给我们讲述另一个与前作相迥异的故事,那么我希望这部电影至少应该是一部独立完整的电影,不需要依赖另一部续集为它打圆场。
2.至少有一个破胸体的场景
当然,《契约》里的很多元素我们之前早就见过,但破胸体的回归无疑使这部电影更受期待了。而且几乎每一部异形电影里都少不了这些场景。
虽然没有人喜欢在黑暗的航天飞船的走廊里被异形追逐的老套路,但这个男性生育的创意确实使异形电影的另类恐怖广为人知。
虽然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小家伙》也关于男人生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很可怕,但异形电影中那种非自然的出生完全就是出人意料的人体入侵,结果会导致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
这些场景看起来令人不安,不适于心脏虚弱的观众,但正是这些恐怖镜头使异形电影与其他普通的科幻类型片区别了开来,如果《契约》的续集抛弃了这些破胸镜头,那就太遗憾了。
1.揭示大卫的最终命运
鉴于原《异形》系列电影中丝毫没有提到大卫,所以我们假设会有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来讲述他的下场,希望在下一部电影里就能告知观众,而不是拖到第四部前传里。
这个邪恶生化人的结局有很多潜在的可能性。
现在他把摧毁人类和工程师作为他的使命——尽管那些被团灭的太空骑师很可能就是工程师种族的最后残余,但如果大卫最后的结局很美好,绝对令人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一个人类主角或一位工程师结果了大卫,那么有理由怀疑他可能会为了他所认为的更大的利益,牺牲了自己。
还记得异形身体机构中的生物机械元素吗?也许就是他们的造物主放弃了永恒的人造生命,将自己也融入到了实验造物中,完善了他的终极杀人机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不朽。
无论大卫的命运如何,再来一部电影基本就能把他的故事完结了,因为鉴于《契约》票房远不及预期,雷德利·斯科特不太可能无限期地继续大量炮制异形前传。[MarkLangshaw]
对于《契约》的续集,你有什么期待或建议?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