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一类高发疾病,而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患心脏病之后,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积极的接受治疗,同时要加强个人护理,那么,心脏病需要注意什么呢?
1、按时服药
心脏病患者如果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是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的。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降低胆固醇,可以降低再次发生心梗的几率;积极治疗糖尿病,能减少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的风险。因此,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治疗。
2、控制饮食
心脏病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注重个人饮食管理,首先一定要减少油脂类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内脏、海鲜等。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还应该减少钠盐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钠盐可能会引发高血压的问题,而血压升高则可能会加重疾病症状。
3、改善居住环境
污染严重的环境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可能会诱发心脏病的发生。心脏病患者所居住的环境一定要合适,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污染,也要避免到拥挤的地方去。
4、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心脏病患者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但应避免过度,尤其是要避免提重物及重复的手臂运动,如擦地板等。还应该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要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5、保持心情愉悦
患有了心脏病之后,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时要学会妥善地处理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平时也要学会减压,学会向他人倾诉和宣泄,不要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面。